科技+文博

搜索文档
文博观展热潮不减暑期“加时” “科技+文博”让考古成果“活”起来
央视网· 2025-07-23 15:07
关于秦人的起源,在学术界有"西源说"与"东来说"两种不同的观点。所谓"西源说",即认为秦人源自西部的游牧民族。而"东来说",则认为秦 人的嬴姓部族来自于东面,是从东迁徙至甘肃一带。对此,甘肃清水县李崖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东来说"提供了佐证。 央视网消息:暑期观展热潮不减。近日,河南省多家博物馆延长了开馆时间。 7月21日,郑州博物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6家博物馆发布通知,即日起至8月31日取消闭馆制度,实行全周无休开放,闭馆时间也从 原来的下午5时延长至6时。 河南博物院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8时。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多个洛阳热门场馆,在暑期取消周一闭馆,并将开放时间延长 至6时。 "问秦"特展 追溯秦文化形成脉络 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在举办"问秦——甘肃秦文化考古二十年成果特展"。以秦人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近700件文物的集中展示,系统展现了 甘肃地区秦文化的文明演进轨迹。 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关于甘肃秦文化考古成果特展。陇原大地是秦人的发迹崛起之地,这个展览就是对甘肃秦文化考古20年成果的集 中展示。 位于甘肃张家川县的马家塬墓地,作为目前发现等级最高的西戎贵族墓葬群,以奢华的马车和丰 ...
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启幕 探索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09:49
博物馆科技月活动 - 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5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启动 主题为"玩得转的科技 摸得到的历史" [1] - 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 海淀区人民政府和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旨在推动科技与博物馆深度融合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 跨界资源协同创新"的战略平台 [1] - 创新构建"政府主导 市区联动 社会参与"协同机制 深度整合全市博物馆与科技资源 [1] - 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文化参与门槛 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能 [1] 展览活动 - 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展览 [3] - 展览联合意大利策展团队共同举办 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3] - 从自然与科技融合 中西方文明互鉴互融的视角 创新虚实融合技术应用 [3] 科技应用 - AI数智人讲解员"噗噗"发布科技月活动内容 邀请博物馆和科技企业共同探索"科技+文博"路径 [1] - 通过"博物馆+科技"跨界融合手段 注重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相结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