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自然共生

搜索文档
外媒观察:“草原云谷”绿电驱动算力是科技与自然共生的典范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5 10:20
新能源发展现状 - 内蒙古2024年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外送新能源电量达到600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 [1] - 当地加快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1] 风电装备制造 - 运达风电装备制造厂房生产巨型风力涡轮发电机,从精密零部件打磨到一体成型 [1] - 厂房内展示巨型螺栓螺母等零部件,外媒记者对生产流程的高效性表示赞叹 [2][5] - 斐济广播公司记者尼基尔·库马尔表示,亲眼所见的风力涡轮机规模远超视频印象,能储存大量能源 [5] 绿色能源转型 - 内蒙古正全力推动产业向绿色环保能源转型,系统性努力获外媒记者认可 [6] - 菲律宾《商业镜报》记者蔡辰威指出,内蒙古与菲律宾不同,后者可再生能源仅为补充性能源 [6] - 外媒记者认为内蒙古正成为绿色能源重镇,高效、创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是关键词 [11] 数据中心与绿电应用 - 华为、阿里等公司在乌兰察布建立数据中心,依托本地风光资源,绿电比例可达80%以上 [8] - 乌兰察布全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散热能耗较南方地区节约20%—30% [8] - 乌兰察布被称为"草原云谷",草原为风电、太阳能提供自然条件,支撑全国大数据处理需求 [10] 科技与自然融合 - 外媒记者认为内蒙古正成为科技与自然融合的典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绿色能源 [10] - 菲律宾记者蔡辰威强调"科技与自然共生",不应强行改造自然,而应利用土地馈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