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达股份(300772)
搜索文档
运达股份股价跌5.01%,国都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万股浮亏损失1.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0 13:32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10日股价下跌5.01%,报收17.45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为2.40亿元,换手率为1.93% [1] - 公司总市值为137.3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30日,于2019年4月2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风电机组87.54%,新能源EPC总承包6.36%,发电收入2.06%,其他业务4.04%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都证券旗下基金“国都聚成(011389)”三季度重仓持有运达股份2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3.25%,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1166.62万元 [2] - 基于股价下跌测算,该基金当日持仓浮亏约1.84万元 [2]
组件企业加快储能业务布局,风电整机出海动作频频
平安证券· 2025-11-10 11:3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风电整机企业出海动作频繁,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龙头企业盈利能力预期提升 [5][10] - 光伏组件企业面临盈利压力,正加速向储能业务布局延伸,光储一体化成为发展趋势 [5][27] - 国内大储市场10月招标量价向好,需求持续增长,价格逐步改善,独立储能收益模式逐步成型 [6][40][41] 风电板块总结 - 本周风电指数上涨2.29%,跑赢沪深300指数1.47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估值约为26.96倍 [4][11] - 头部风机企业加速海外市场拓展:金风科技签署沙特3GW风电项目协议;明阳智能与菲律宾合作进行2GW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运达股份在中美洲落地首个风电项目 [5][10] - 国内风机招标价格企稳回升,2025年前三季度陆上风机招标规模达97.1GW,海上风机招标规模达5GW [17][19] - 产业链方面,本周国内中厚板价格环比下降1.7%,铸造生铁价格环比上涨1.0% [15] 光伏板块总结 - 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上涨6.77%,跑赢沪深300指数5.95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估值约为51.31倍 [4][28] - 细分板块中,光伏电池组件指数上涨9.18%,光伏加工设备指数上涨2.51%,光伏辅材指数上涨2.57% [4] - 头部组件企业加快储能业务布局:天合光能签订5GWh电网级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隆基绿能聚焦巴基斯坦市场推广户用光储解决方案 [5][27] - 产业链价格方面,N型182mm单晶硅片价格环比持平,TOPCon电池片价格环比下降1.6%,组件价格环比持平 [31][32] 储能与氢能板块总结 - 本周储能指数上涨4.86%,氢能指数上涨3.51%,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4.04和2.69个百分点 [4][42] - 储能板块PE_TTM为32.74倍,氢能板块PE_TTM为37.09倍 [4] - 2025年10月国内储能招标容量为29.4GWh,同比增长116%,环比下降12%;1-10月累计招标容量达345GWh,同比增长180% [6][40] - 价格方面,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628元/Wh,环比略降2.1%;4小时系统平均报价为0.52元/Wh,环比上涨12.1% [6][40]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28GWh,同比增长90.7% [61] 投资建议 - 风电领域建议关注出海进展顺利的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以及受益于深远海风电发展的东方电缆、亚星锚链等 [6][66] - 光伏领域建议关注BC技术趋势相关的帝尔激光、爱旭股份、隆基绿能等 [6][66] - 储能领域推荐全球竞争力领先的阳光电源、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海博思创、新兴市场实力领先的德业股份 [6][66] - 氢能领域建议关注在绿氢项目运营环节有重点布局的吉电股份 [6][66]
电新周报:算力与降碳合力驱动,全球电力源网共振,电新景气开新篇-20251109
国金证券· 2025-11-09 20: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能源与电力设备板块整体持积极看法,多个子行业景气度被评定为“拐点向上”或“稳健向上”,包括光伏&储能、风电、电网、锂电、氢能与燃料电池等 [71] 核心观点 - 全球缺电逻辑持续发酵,AI算力对电力需求的迫切性叠加全球降碳排放诉求,将合力驱动未来3-5年全球范围内清洁电源、新型电网建设的大周期 [1][5] - 储能是电力系统适应电源结构及负荷特性变化的解决方案交集所在,绿氢氨醇则是在非电领域实现降碳的核心路径 [1][5] - 国内市场主线围绕“十五五”相较“十四五”的变化,以“碳排放双控”为制度基础,加快能源供应与消费端持续降碳,重点行业包括绿氢氨醇、风电、储能、光伏、新型电网设备 [6] 储能 - 北美缺电逻辑继续演绎,中美市场共振,《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进一步确立储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地位 [1][6][7] - 特斯拉与三星SDI达成储能电池供应协议,未来三年累计供应规模达30GWh,合同总价值预计超过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8.6亿元) [8] - 天合储能与Pacific Green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合作交付总规模达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9] 锂电 - 六氟磷酸锂(6F)价格延续强势,再度大幅上涨,市场主流价格达116,500元/吨,较上周上涨12.56% [12][67] - 磷酸铁锂供需两旺,动力电芯需求显著增长,主流企业维持满产满销,磷酸铁锂动力型均价较上周上涨4.19%至37,150元/吨 [12][63] - 天赐材料签订近400亿元大订单,其子公司与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分别签订电解液产品采购合同,合计采购量约159.5万吨 [13] 风电 - 风机量价持续超预期,陆风不含塔筒中标均价较24年已有12%的涨幅,坚定看好本轮盈利修复的幅度及时间长度,重申重点推荐整机环节 [17][18] - 盐城市发布绿电直连工作方案,规划风电35.8GW,其中海风占比超90%(32.6GW),看好“十五五”沿海省份工业脱碳带动海风景气持续向上 [17][20] - 投资建议依次看好整机、两海(海风&出海)、零部件三条主线,重点推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 [19][21][22] 光伏 - 临近年底产业链排产季节性走弱,但11月各环节排产环比降幅小于前期预测,组件端排产51GW,环比下降4% [23] - 全球缺电逻辑持续发酵、国内降碳目标持续强化,或逐步触发市场对光伏需求端预期修复,建议底部布局光伏板块 [23][25] - 11月硅料产出预计环比下降17.6%至12.24万吨(约64-65GW),硅片、电池片、组件产出预计分别为59GW、59GW、51GW [23] 氢能与燃料电池 - SOFC景气度超预期,行业需求不断上修,行情开始由Bloom Energy向其供应链和资源侧扩散 [26][27] - 重点布局三大方向:短期绿醇供不应求,生产商可获取高额溢价收益;电解槽设备受益下游绿氢需求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场景迎来突破 [27] - 国家能源局支持“煤炭+氢能”耦合发展,新疆6万吨绿氢项目公示涉及128套电解槽,吉林启动全国首个“绿醇—加注—航运”全链条绿色甲醇项目 [4][27] 电网与工控 - 攀西特高压交流工程核准,总投资232亿元,预计2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工期2年;25年特高压已核准2交2直,年内仍有1直2交待核准 [3][32] - 国网输变电设备前五批招标累计787亿元,同比增长20%,主网建设稳步推进 [3][32] - 10月头部工控企业订单增速环比放缓,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符合预期 [3] AIDC液冷 - 海外电气巨头维谛、伊顿均宣布收购液冷业务公司,维谛以约10亿美元现金收购PurgeRite,伊顿支付95亿美元收购Boyd Thermal [28][29] - 液冷技术需求从芯片向电力设备扩散,预计散热系统价值量在数据中心总投资中的占比将呈现通胀趋势 [31] - 看好国内企业在全球液冷市场地位提升,投资建议关注多零部件环节进入海外链、IDC侧整体解决方案商等方向 [31] 新能源车与整车 -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达58.7%;25年累计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23% [35] - 小鹏召开2025科技日,内容广泛程度超预期,涉及智能驾驶、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布局 [36] - 零跑Lafa5开启预售,预售价10.58-13.18万元,预计正式上市会大幅调低价格,更适配欧洲市场需求 [38]
运达股份(300772) - 300772运达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7
2025-11-07 18:38
订单情况 - 2025年1-9月新增订单18,131.12兆瓦 [2] - 截至2025年9月底累计在手订单46,868.05兆瓦 [2] - 在手订单中6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占比最高,达37,508.33兆瓦(约80%) [2] - 4兆瓦-6兆瓦(不含6兆瓦)风电机组8,366.02兆瓦(约18%) [2] - 2兆瓦-4兆瓦(不含4兆瓦)风电机组993.70兆瓦(约2%) [2] 市场环境与价格趋势 - 2024年10月国内12家整机商签订自律公约以解决低价恶性竞争问题 [3] - 行业对风机质量和可靠性重视度提高,业主倾向高质量、高性能机组 [3] - 2025年风机招标价格出现小幅回升 [3] 盈利能力提升措施 - 通过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提升和新产品开发改善盈利能力 [3] - 应用LAC系统降载、桨叶优化统型、超高扭矩密度齿轮箱等新技术 [3] - 基于运营数据自研核心部件(如桨叶)以提升毛利率 [3] 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 在大连太平湾和温州洞头投资建设海上风电总装基地,形成"一南一北"布局 [4] - 发挥浙江省内资源禀赋和省属国企优势,谋划近海及远海风电项目 [4] - 积极关注大连、广东等地的深远海市场 [4] 海外业务进展 - 中国陆上风电技术水平和供应链保障能力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4] - 2024年公司海外中标容量同比增长超100%,连续两年保持翻倍增长 [4] - 在中东、北非等市场实现突破并首次获取项目订单 [4] - 未来将加速全球战略布局,加大海外新业主开拓力度 [4]
运达股份(300772) -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之2025年三季度持续督导意见
2025-11-06 16:36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收购报告书之2025年三季度持续督导意见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通证券"或"财务顾问")接受浙江省机电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电集团"或"收购人")的委托,担任本次免于发出要约 收购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股份"或"公司")的财务顾问,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持续督导期自运达股 份公告《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以下简称"《收购报告 书》")之日起至收购完成后的12个月止(即从2025年3月3日至本次收购完成后 的12个月止)。 2025年10月30日,运达股份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通过日常沟通,结合 公司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其他定期公告和临时公告,本财务顾问出具2025年 三季度(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以下简称"本持续督导期")的持续督 导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交易资产的交付或过户安排 (一)本次免于发出要约收购情况 2025年3月3日,运达股份以8.22元/股的价格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85,158,150 股(以下简称"本次发行"),本次发行 ...
运达股份涨2.01%,成交额1.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13.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1: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6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8.79元/股,成交额1.26亿元,换手率0.98%,总市值147.8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13.1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66.46万元(买入268.04万元,卖出101.58万元),大单净买入246.70万元(买入1792.92万元,卖出1546.2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2.56%,近60日上涨43.87%,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0.95%,近20日下跌9.18%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84.86亿元,同比增长32.72%,但归母净利润为2.51亿元,同比减少5.7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风电机组占比87.54%,新能源EPC总承包占比6.36%,发电收入占比2.06%,其他业务占比4.0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81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派现1.5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34万户,较上期减少13.08%,人均流通股增至20,891股,较上期增加15.0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902.48万股,较上期减少179.86万股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新进股东博时恒乐债券A,持股454.91万股,而华夏复兴混合A持股549.47万股不变,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31.50万股,较上期减少4.29万股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30日,于2019年4月26日上市,主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整机,概念板块包括高送转、中盘、储能、送转填权等 [2]
运达股份涨2.25%,成交额1.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0.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3: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25%至18.60元/股,成交额1.66亿元,换手率1.31%,总市值146.3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0.36万元,特大单净流出83.25万元,大单净流出107.1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1.12%,近60日上涨40.06%,近20日下跌1.74%,近5个交易日上涨2.9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30日,于2019年4月26日上市,主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风电机组占比87.54%,新能源EPC总承包占比6.36%,发电收入占比2.06%,其他业务占比4.0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整机,概念板块包括高送转、中盘、储能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84.86亿元,同比增长32.72%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2.51亿元,同比减少5.76%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3.34万户,较上期减少13.08% [2] - 人均流通股为20,891股,较上期增加15.0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902.48万股,较上期减少179.86万股 [3] - 华夏复兴混合A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49.47万股,数量不变 [3] - 博时恒乐债券A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54.91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31.50万股,较上期减少4.29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53亿元 [3]
25Q3风电行业板块业绩总结:量价持续超预期,盈利继续拐点向上
国金证券· 2025-11-04 14:50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风电行业持积极看法,重点推荐三条更具盈利弹性的投资主线 [2][3][55][56] - 行业投资评级未在提供内容中明确提及,但整体推荐逻辑清晰 [2][3][55][56] 行业需求与装机情况 - 2025年1-9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61.1GW,同比增长56%,其中陆风57.6GW(+57%),海风3.5GW(+42%)[8] - 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约118GW(陆风110GW,海风8GW),Q4装机有望继续提速 [8] - 前三季度国内风机新增招标102GW,同比下降14%,但Q3新增招标30.2GW,头部整机企业在手订单同比保持20-30%增速 [13] - 行业整体在手订单约300GW,足够覆盖未来两年装机需求,预计2026年国内风电装机继续增长 [13] 风机价格与盈利趋势 - 1-10月国内陆上风机中标均价(不含塔筒)为1593元/kW,较2024年全年上涨约12% [16] - 海风机组价格企稳,不含塔筒中标均价维持在2700-2800元/kW左右 [16] - 随着25Q4-27FY交付项目中高价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整机环节盈利弹性释放周期有望延续至2027年 [2] - 25Q3风电板块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27.2%;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4.6% [25][28] 分环节经营表现 - 整机环节盈利继续分化,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受益于前期低价订单较少及海外、国内海风交付占比提升,Q3毛利率环比小幅改善 [2] - 管桩环节受益于国内及海外海风交付加速保持高速增长,海缆环节进入逐步确收阶段,东方电缆Q3业绩拐点明确 [2][37][39] - 零部件环节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及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水平,Q3盈利普遍环比Q2略有提升 [2] - 运营商环节受平价项目增加、市场化交易规模扩大及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影响,收入及利润承压 [37][39] 财务指标与现金流 - 前三季度风电板块实现营收1710亿元,同比增长37.9%;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12.5% [18][21] - 25Q3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34亿元,同比增加7亿元,整机环节现金流同比略有下降但前三季度大幅改善 [2][50] - 板块存货规模维持高位,合同负债环比阶段性下降但同比保持高增,预计Q4装机旺季需求保持高增 [2][46][48] - Q3海缆、管桩资本开支继续提升,整机及零部件明显放缓,海风产业链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新基地 [51]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 重点推荐整机环节: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受益于国内风机量价超预期及两海收入结构提升 [3][55][56] - 重点推荐海缆、基础环节: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海力风电等,受益于两海需求高景气及海外订单外溢 [3][55][56] - 重点推荐铸锻件、叶片环节:金雷股份、日月股份、时代新材等,受益于供需紧张提价落地及需求释放业绩弹性 [3][55][56]
运达股份股价跌5.05%,国都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万股浮亏损失1.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50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4日股价下跌5.05%,报收18.05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为3.42亿元,换手率为2.66% [1] - 公司总市值为142.0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30日,于2019年4月2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风电机组占87.54%,新能源EPC总承包占6.36%,发电收入占2.06%,其他业务占4.04%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都证券旗下基金国都聚成(011389)三季度持有运达股份2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3.25%,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基于股价下跌测算,该基金当日持仓浮亏约1.92万元 [2] - 国都聚成基金成立于2021年3月25日,最新规模为1166.62万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1.43%,近一年收益率为11.95%,成立以来亏损44.9% [2]
风电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乘风而起,行业业绩与信心共振
开源证券· 2025-11-03 17:12
核心观点 - 国内风电需求基本盘稳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目标不低于120GW,其中海风年新增不低于15GW [3] - 陆风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2025年1-8月陆风含塔筒中标价较2024年均价提升13%,行业进入量稳利升阶段 [4] - 海外需求快速增长,国内风机企业加速出海,2025年前三季度7家整机商合计中标海外订单19.28GW,海外订单单价更高将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4] - 欧洲海风市场高景气,2024年核准量创历史新高达19.9GW,大金重工为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有望全面受益 [4] 新能源全面入市,增量在风 -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截至2025年上半年,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分别为5.73亿千瓦和11亿千瓦,合计16.7亿千瓦 [8] - 2024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127小时,显著高于光伏的1211小时,单位装机容量发电效率优势明显 [12] - 风电出力与负荷曲线更为契合,能有效弥补光伏日落后的电力空缺,有利于降低新能源发电日内波动 [12] - 2025年2月发布的“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山东的风电机制电价为0.319元/kWh,高于光伏的0.225元/kWh,风电在电力现货市场的年均价整体高于光伏 [19] - 2024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86.99GW,2021-2024年累计新增装机272.1GW,较“十三五”期间的145.5GW大幅提升 [24]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风电招标量为102.1GW,其中海风招标量为5.0GW,招标量高企奠定行业高景气度 [24] 陆上价格止跌回升,海上风电建设有望提速 - 2023-2024年行业价格战导致风机含塔筒报价在2024年4月低至1219元/kW,引发质量事故,2023年全国风电重大事故较2021年增长37% [33] - 行业通过签订自律公约和开发商优化招标规则遏制恶性竞争,2025年1-8月陆上风机含塔筒价格均价为2035元/kW,较2024全年均价提升13% [34] - 沿海各省市“十四五”海风规划目标超50GW,但2021-2024年累计海风装机仅31.5GW,存在较大规划缺口 [36] - 2021-2025年9月海风累计招标量为43.8GW,但2022-2024年合计新增装机量仅为18.0GW,项目储备丰富 [36] - 江苏省新一轮海风竞配规模调整为8.05GW,首个项目已于2025年内获得核准,建设有望提速 [39] - 广东省2025年重点海风项目合计7.15GW,多个项目进入建设关键阶段,前期限制因素正陆续解决 [42] 风电出海加速,打开行业盈利空间 - 2024年全球除中国的风电新增装机量为37.1GW,其中欧洲装机16.5GW,亚太除中国地区装机8.5GW [46] - 全球风能协会预测2025-2030年全球除中国陆风合计新增装机367GW,复合增长率为12.4%,海风复合增长率为15.8% [50] - 2024年全球风机供应商前四名均为中国厂商,但在市场覆盖广度上,Vestas覆盖34个国家和地区,而国内厂商中覆盖最广的金风科技为14个 [55] - 国内风机出海具有价格优势,出海至亚太除中国大陆外和欧洲的平均价格分别较国内高29%和45%,但仍比西方风机价格低约20% [57] - 2025年前三季度7家整机商合计海外中标19.28GW,同比增长187.8%,海外订单毛利率超过20%,盈利能力高于国内 [66] - 国内主机厂正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加速属地化布局,如金风科技收购GE巴西风机总装厂,明阳智能在意大利、苏格兰等地合资建厂 [72] - 2024年欧洲海上风电核准量为19.9GW,同比增长46.3%,欧洲风能协会预计2025-2030年欧洲海风累计新增装机47.6GW [76] - 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29.1%,2025年以来已签订多个欧洲海风订单,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金额超100亿元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