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度

搜索文档
福建省质检院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 累计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9000万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6:11
核心观点 - 福建省质检院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技术帮扶 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9000万元 推动产业从成本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1] 质量管控与技术提升 - 协助企业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运用SPC等工具提升工艺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 [2] - 婴童食品接触制品迁移测试合格率提升至99.5% 奶瓶生产效率提升15% [2] - 氢燃料电池测试设备测量误差从±5%降至±1% 陶瓷砖吸水率从0.7%-1.0%降至≤0.5% [2] - 指导8家企业建立标准化实验室 出厂产品合格率平均提升12%-15% [2] 认证合规与风险规避 - 协助企业取得CCC、CB、LFGB等国内外认证超500张 低压电器新增国际业务近6000万元 [3] - 组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培训50余场 培训超千人次 提供标签整改方案200余份 [3] - 实现食品标签零错误率 排查合规风险百余项 规避潜在经济损失超1000万元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引入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技术提升陶瓷质感 研发耐黄变环氧胶使产品溢价率提升20% [4] - 推动智能制造升级 AI质检系统使设备故障率降40% 检测效率提50% 人力成本降30% [4] - 协助企业申请专利20余项(11项获授权) 牵头制定地方及团体标准5项 [4] 绿色转型与生态建设 - 制定热打印机碳足迹核算地方标准 引导行业低碳化发展 [4] - 联合申报省级科技项目3项(如光通讯芯片关键技术) [4] - 推动企业加入5家行业协会 拓展上下游合作渠道 [4]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业现代化 -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20多年来,通过将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带入乡村,拉近农民与科技的距离,促进农业科技接地气[1] - 科技特派员开展多样化服务,包括套种技术示范(张焰)、数字农业推广(黄献光)、牧草品种培育(余成群)、乡村文化品牌设计(陈力全)等[1] - 该制度通过田间地头教学和实操指导,解决农民实际需求,增强农业生产发展底气[1] 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转型与产业升级 - 数十万科技特派员从单纯农技问答转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标是"把科技成果转变成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2] - 特派员注重引入产业发展新思路,创新生产模式,挖掘特色产业经济潜能,实现农民增收和村庄环境改善[2] - 推动农业成为有奔头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职业[2] 农业科技发展现存挑战与未来方向 - 当前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2] - 未来需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思路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 - 强调从"帮扶"转向"培育",重点培养本土人才,使农民成长为驻守生产一线的乡土人才[2] 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 - 人才与乡村需共同成长,最终目标是让农民从依靠科技特派员转变为成为"科技特派员"[2] - 培育本土人才将激发田野新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