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特派员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政校企聚力共建国家级农高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21:36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会议聚焦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1+N"绿色产业集群培育和"高校+校友+地方"协同发展新模式,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路径[3][4] - 广东省科技厅强调以科技赋能为引擎、政企协同为纽带,深化校地资源整合,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8][9] - 华南农大与河源市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构建"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一站式创新帮扶模式[13] 政校企合作共建农高区 - 会议围绕华南农业大学与河源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深度研讨,锚定国家级农高区建设目标[7][10] - 河源市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期待在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延伸等领域深化合作[15] - 灯塔盆地农高区以丝苗米、油茶、预制菜等"1+N"产业集群为核心发展绿色低碳农业[23] 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 - 河源与华农构建"科技特派员-永根科技站-新农院分院"三级服务体系,累计派出16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转化科技成果72项,建成示范基地45个[28][29] - "紫金蝉茶"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华航香银针"成为全省唯一超级稻常规丝苗米品种[30] - 东源县义合镇帮扶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31] 校友企业协同创新 - 20余家华南农业大学校友企业与农高区管委会展开深度座谈,构建"高校+校友+地方"协同发展新模式[33][34] - 校友企业将在种源攻关、智能装备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低碳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35][36] - 华南农业大学提出"产业升级、平台赋能、人才强基"三位一体推进策略,重点发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产业集群[37][38]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张焰指导村民在麦地里套种辣椒"一举两得",黄献光在产业链上开展数字农业科技示范,余成群为高原 牧民培育牧草新品种,陈力全帮助村里设计乡村文化品牌……虽然所处地域不同,开展的服务内容不 同,但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科技特派员。 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广大科技特派员、 农技推广人员仍要继续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把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发展思路送到农民手中,推动科技 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要看到,让人才和乡村共同成长,不仅要"帮"更要"育",注重 培育本土人才,让更多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农民成为驻守在生产一线的乡土人才,让乡亲们从依靠科技 特派员到成为"科技特派员",广袤田野定会涌动新的活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景定会更为可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7日 1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更离不开人才。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20多年来,一批批"科特派"带着知识、 技术、管理经验走进乡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技兴农的种子撒播在田间沃土,心贴心了解农民 所急所盼,手把手传授农民所需所求,做给农民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