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100亿元!上海国资母基金再度出手,一举投6家GP
华夏时报· 2025-08-17 11:06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动态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在8月14日通过投资决策委员会决议,拟参与投资6只子基金,包括上海浦清本草创业投资、上海比邻星四期创业投资等,覆盖本草、能源、创业投资等领域[3] - 这是该基金年内第二次批量落地子基金,4月18日已公示首批6只子基金,覆盖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硬科技等前沿领域[4] - 两轮投资决策在不到4个月内完成,累计12只子基金,刷新政府引导基金的"上海速度"[2][4] - 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双轮驱动模式,预计80%投向子基金,20%投向直投项目[4] - 基金周期设定为15年,必要时可延长3年,体现长期扶持决心[4] 基金战略与布局 - 基金定位为搭建推动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前沿平台性技术方向孵化和早期投资的开放赋能平台[4] - 重点关注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现有产业化条件缺乏但迭代迅速、有机会产生巨大变革的技术,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4] - 第二轮出资首次将合作范围延伸至苏州、天津等地,体现对"异地GP+上海落地"模式的包容[5] - 预计2025年将投资二十几只子基金,最终有望撬动至少三四百亿元资金规模[4] - 子基金布局与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的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材料等领域高度契合[5] 上海母基金整体发展 - 2025年以来上海母基金活跃发展,3月启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500亿元)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500亿元以上)[7] - 7月3日披露上海国资母基金对外认缴金额79.4亿元,包括38个子基金和15个直投项目,子基金群总规模804.9亿元,直接及间接投资项目926个[7] - 7月28日总规模约890亿元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启动第三批子基金遴选,重点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7] - 创投端同步爆发,包括20亿元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30亿元人工智能CVC基金等,覆盖从早期孵化到中后期并购的全生命周期[8] - 截至5月20日,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已成交121笔基金份额,成交总金额约252.44亿元,规模全国第一[8] 政策支持与影响 - 2024年上海密集出台政策支持股权投资行业发展,包括《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8] - 7月1日印发《关于强服务优环境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提出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9] - 政策组合拳体现了上海在金融创新方面的制度优势,有望形成"政策红利-资本集聚-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9] - 短期内助力上海加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项目落地,中期优化国企资产结构并培育新质生产力,长期强化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效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