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助力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大豆专家”林汉明的生日愿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2:36
农业技术研究 - 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汉明团队专注于大豆研究,旨在通过农业技术提升粮食产量和环保效益 [1][3] - 团队研究显示,全球氮肥制造、运输和使用占温室气体排放的5%,而大豆作为固氮植物每年每公顷可固氮约100公斤,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3] - 团队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出耐盐碱耐旱的"陇黄"系列大豆品种,累计推广种植约150万亩,为农民增收约1.2亿元人民币 [3] 盐碱地利用 - 中国拥有约5亿亩可利用盐碱地,团队通过研究成功在盐碱地种植大豆,创造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 [3] - "陇黄"系列大豆品种自2016年起免费提供给甘肃农民试种,显著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力 [3] 太空农业研究 - 2023年5月,团队开展香港首个太空农业研究项目,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大豆固氮根瘤菌菌株送至中国空间站 [7] - 同月,"陇黄"大豆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进入太空,团队正研究"太空品种"以提升大豆生产能力 [7] 农业研究理念 - 林汉明强调农业研究应"写"在大地上,而非仅发表于学术期刊,香港研究员需在内地实地验证研究成果 [4] - 团队带领年轻成员赴内地考察,与农民交流,深化知识应用,推动农业技术落地 [5] 社会影响与愿景 - 团队希望通过大豆研究将其发展为高价值营养品,惠及更多农民 [7] - 林汉明引用胡适名言,强调香港科研对国家农业发展的贡献,尽管甘肃大豆种植规模较小,但意义重大 [8]
苏垦米业荣获中国国际粮油产业博览会双“金奖”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47
公司荣誉与认可 - "苏垦宝贝米"产品荣获博览会"科技创新"金奖 [1] - 苏垦米业荣获博览会"优秀经销商"金奖 [1] - 苏垦大米多次荣获"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金奖并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目录 [3] 全产业链品质管控 - 公司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优质稻米全产业链"链主"企业 [2] - 从育秧到收割实行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水稻生长一致性和稳定性 [2] - 通过智慧化粮库、机械通风、空调恒温等手段实现科学储粮和营养锁定 [2] - 建立多道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大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 科研创新与产品升级 - 拥有专业化科研团队持续研发"华粳"系列、"南粳108"等优质粳稻品种 [3] - 与江南大学合作利用稻米大数据技术甄选原粮并开发功能米、配方米 [3] - 推出苏垦宝贝米、苏垦2号等新品并布局精深加工食品和大健康食品 [3] 绿色种植与安全追溯 - 依托江淮平原优质土壤、水源和气候条件实现绿色种植 [4] - 通过"六统一"管理手段构建现代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4] - 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撑"绿色均质化原粮"品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