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性别平等
icon
搜索文档
“科学探索奖”女性获奖者占18%创新高,颜宁:年龄放宽是剔除生育影响,让“她可以”照进现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0:42
奖项概况 - 科学探索奖由杨振宁、施一公等14位科学家和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于2018年共同发起,长期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原创突破性研究[1] - 奖项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专注资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可自由支配[1] - 2025年获奖名单公布,50位青年科学家上榜,年轻获奖者人数增多、女性获奖者人数破纪录是今年两大特点[1] 女性科学家表现 - 2025年女性获奖人共有9位(去年7位),创历史新高,占比18%,其中包括3位年轻科学家[2] - 奖项设置女性申报年龄门槛比男性放宽三年(男性45岁及以下,女性48岁及以下),主要从女性生育角度考量[2] - 奖项在评审各阶段提升女性评委比例,强调同等条件下女性和年轻人优先[2] - 新星名额设置也做类似年龄放宽处理(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2] 年轻科学家表现 - 2025年50位获奖者平均年龄41岁,最年轻申报人仅32岁[5] - 年轻科学家获奖人数达13位(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其中包括6位"90后"[5] - 年轻科学家获奖人数较去年7位增加近一倍[5] - 信息电子领域6位获奖人中3位是年轻科学家,占据半壁江山[5] 申报情况 - 2025年共有1238人申报科学探索奖,比2024年增加226人,高于历年平均水平1165人[6] - 其中605人首次申报,占比48.9%[6] - 申报年轻科学家共261人,占比21%,较去年11%几乎翻倍[9] 奖项机制创新 - 2025年每个资助领域提供1个"新星名额",在满足宁缺毋滥原则下奖励年轻科学家[8] - 设置新星名额是为了让更多年轻科学家能够被发现,解决不同年龄科学家在同标准线下比较时年轻科学家积累不占优势的问题[8] 研究方向特点 - 获奖人研究方向聚焦"前沿技术"和"基础科学",精准指向科技前沿关键突破点[9] - 研究涵盖微观世界探索(如生成控制"非阿贝尔任意子"粒子、优化人工酶性能)和宏观领域(如火星岩石寻找生命线索、植物生长素分钟级调控)[9] - 实际应用领域包括神经性耳聋药物研发、可信视觉计算等,致力于解决实际需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