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要素跨境流动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人大代表、国宏嘉信资本董事长冼汉迪:多措并举推进深港合作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3-07 17:00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现状与建议 核心观点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平台发展迅速 但在制度对接和要素流动方面仍需突破 [1][3] - 当前面临法律保障缺失 科研要素(人员/货物/资金/数据)跨境流动不畅等核心问题 [3][4] - 提出立法保障 要素流动便利化 产业深度合作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4][5][7][8] 制度创新与法律保障 - 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分属不同法律体系 缺乏跨法域"衔接法律" 现行机制依赖协商协调 [3] - 建议全国人大指导深圳推进合作区立法 平衡国家法治统一与地方立法创造性 [4] 科研要素流动优化 人员流动 - 推行"白名单"通关机制 试点"一道两检"模式实现"无感通关" [4] - 短期可设"科创人才通道"保障快速通关 [4] 物资流动 - 建议建立科研主体白名单 豁免旧科研设备进出口管理要求 [5] - 允许内地科研资源加密传输至香港园区 建立联合审批机制促进共享 [5] 资金流动 - 需突破外汇监管框架 建议提供跨境融资绿色通道支持两地项目互投 [5] - 推动深港联合设立创投基金 重点支持生物医药/AI等领域早期项目 [5] 数据流动 - 将医疗/科研数据纳入试点 建立"点对点"加密传输通道 [5] - 为科研机构开通国际互联网访问绿色通道 试点个人VPN合法化 [5] - 建议香港设立国际数据交易所 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协同推动开放 [5] 重点产业合作深化 人工智能 - 深港缺乏算力共享机制 建议建设共享算力中心提供普惠支持 [7] - 设立国际AI评测认证中心推动技术标准接轨 建立开源工程师学院吸引全球人才 [7] 生物医药 - 开放度不足制约发展 建议纳入生物技术开放试点允许外企开展基因治疗研发 [7][8] - 探索共建"跨境生物样本库" 设立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基地推动数据互认 [8] - 深化"香港研发+深圳转化"模式 建设GMP中试平台降低产业化成本 [8] 低空经济 - 深港空域管理体系差异导致审批复杂 建议纳入管理改革试点 [8] - 建立公众沟通平台消除安全疑虑 制定分时段/区域运行规则平衡商业与社区利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