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博弈

搜索文档
特朗普急谋自产稀土:召企业高管闭门会,砸4亿押注能否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04 13:52
8月1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外界原以为这将标志着中美贸易谈判的最终决断,但双方围绕稀土问题的博弈却依然持续,战火不断。 此次没有硝烟的争斗中,五角大楼投入4亿美元以及白宫频繁的闭门会议,揭示了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重大短板。 面对美国的围堵,中国的稀土反制措施显示了极强的精准打击能力。自4月起,中国实施了中重稀土出口管制,这直接导致美国军工企业 所需的镝、铽等关键元素库存下降至仅3个月的警戒线。此外,中方通过"溯源追踪"系统,将稀土的出口与民用、军用用途进行绑定,这 迫使美国在谈判中不得不作出妥协。尤其在6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环比暴涨660%,而出口许可证的审批通过率仍 被控制在25%。这一精准松绑策略既缓解了美国汽车企业的停产压力,又保留了随时收紧的主动权。 欧盟的困境尤为明显。7月10日,欧盟议会以523票通过决议,要求中国无限量供应稀土,但欧盟自身有98%的稀土依赖进口,且本土开 发项目因环保问题进展缓慢。更为突出的是,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中,约40%是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转口至美国,这一"曲线救国"反而 暴露了欧盟供应链的脆弱性。日本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尽管三菱商事与澳大利亚签订了稀土合作 ...
中美在稀土问题上突然“握手言和”了?中国对美出口暴涨6倍,五角大楼4亿美元亲自下场
搜狐财经· 2025-07-29 18:33
最近国际新闻中,两则关于稀土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量暴增了6倍;另一方面,美国国防部则宣布投资4亿美元支持 本土稀土企业。把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看似中美在稀土领域达成了某种"默契"或"和解",但细究之下,背后隐藏的复杂局势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1. 美国稀土产业:从全球霸主到依赖他国的转折 回顾历史,美国曾是全球稀土产业的领导者。上世纪90年代,加州芒廷帕斯矿区的稀土原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美国公司也牢牢把控着稀土的开 采、加工和供应链。然而,时至今日,美国的稀土产业几乎销声匿迹。就连F-35战斗机所需的400多公斤稀土,都得依赖中国提供。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方面:首先,中国凭借全产业链的低成本优势,快速击垮了美国的竞争力;其次,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大规模外迁,导致稀土加工厂几乎消失。如今,美国国 防部急于投资4亿美元支持MPMaterials公司,实际上是在试图弥补失去的产业链,力图重建本土稀土供应能力。 2. 中国对美出口暴增6倍?背后有玄机 虽然五角大楼投入4亿美元看似振奋人心,但美国要想彻底重建稀土产业链,还需要克服三大难题。首先是成本问题:美国开采稀土的成本远高于中 ...
又盯上中国了,“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已做好打算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40
稀土资源全球格局 - 中国已探明稀土工业储量约5200万吨,接近全球总量的一半 [3] - 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达21万吨,占全球近70% [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冶炼分离环节精炼产能占全球80%以上 [3] 印太稀土联盟的挑战 - 美日印澳组建"印太稀土联盟"意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4] - 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6] - 联盟内部存在贸易摩擦、防务开支等分歧削弱凝聚力 [6] 中国稀土产业应对措施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4] - 推进产业整合形成中国稀土集团与北方稀土的集约化格局 [8] -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8] - 拓展海外资源渠道与多国开展合作项目 [8]
想打破中国垄断?两条“大鱼”突然冒头,中方一口气三大动作反制
搜狐财经· 2025-06-01 19:46
全球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8%,是全球稀土产量与出口量的"双料冠军"[1] - 中国稀土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能供应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产品,是全球唯一能大规模供应全品类稀土产品的国家[3] - 中国供应全球超90%优质冶炼分离产品[3] - 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4.6万吨,俄罗斯2500吨,印度2900吨,两国之和不足中国零头[4] 中国稀土行业优势 - 拥有世界顶尖的稀土选矿和冶炼技术,培养大批专业人才[7] - 构建坚实技术壁垒,在开采、萃取等关键工艺拥有众多专利[6] - 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发出稀土磁制冷技术,在高端应用领域取得突破[6] - 中国稀土企业通过全球布局和产业链整合提升话语权,如收购澳大利亚稀土企业及其产业链[6] - 中国稀土集团与中国国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资金和政策双重支持[6] 俄印合作挑战中国主导地位 - 俄罗斯稀土探明储量380万吨,印度690万吨,两国皆是稀土储量大国[3] - 俄印在开采与加工技术上与中国差距明显,难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3] - 2025年俄罗斯稀有金属科学院与印度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深度合作开发稀土技术[4] - 俄印合作意图打破中国稀土垄断,构建自己的稀土产业体系[7] 行业发展挑战 - 稀土产业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从勘探到冶炼每个环节都需大量资金与时间[7] - 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处理是全球性难题[7] - 中国需深化稀土领域改革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如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9] - 稀土领域竞争本质是科技和人才竞争,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