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市场竞争格局

搜索文档
蚂蚁入局港元稳定币,科技巨头、金融机构抢滩加密市场
第一财经网· 2025-06-15 21:05
稳定币产业链结构 - 稳定币产业链核心结构包括发行层、托管/储备管理层、技术支持层、钱包/支付接口、合规与审计、用户入口(C端/B端)[1][6] - 托管与储备管理是核心环节,传统金融机构(银行、资管公司)将是主力军,例如美元稳定币发行方Circle、Tether会将法币存放于美国银行存款和短期美国国债基金[6] - 区块链与合约技术支持方不可或缺,包括稳定币发行的智能合约、安全审计、区块链底层设计,可能合作伙伴包括HashKey Chain、Circle等[6] 港元稳定币市场动态 - 蚂蚁集团将在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涉及旗下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两家公司[1][3] - 京东计划在中国香港发行基于公共区块链并与港元1:1挂钩的稳定币[1] - 渣打银行、安拟集团、香港电讯组建的合资公司、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已正式提交港元稳定币牌照申请[1][4] 行业竞争格局 - 稳定币市场有三股竞争力量:传统金融机构、加密货币原生公司、科技类公司[4][5] - 加密货币原生公司起步早,自下而上野蛮成长,能够很好满足市场需求[5] - 传统金融机构优势是政治资源强、合规能力强,但节奏相对较慢[5] - 科技公司优势是有场景和用户,同时更加灵活[5] 监管环境 - 中国香港立法会于2025年5月21日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预计8月起正式生效,开启港元稳定币牌照制度[3] - 美国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机构必须持有100%美元等价资产储备,包括短期美债或受监管的类现金资产[3] - 监管预计会要求推出满足安全标准的钱包,同时允许其他钱包存在,即官方钱包和市场化钱包共存[7] 技术应用场景 - 钱包系统与支付接口主要为C端/B端用户提供可存储、转账、交易稳定币的工具,代表企业包括ImToken、MetaMask、HashKey Me等[7] - 稳定币跨境支付可脱离银行账户体系,用户基于Token钱包范式在区块链网络上完成,在流程周期、费用成本上具备优势[8] - 港元稳定币产业链涵盖技术、金融、支付、法律、监管等多方协作,是推动香港Web3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核心工程之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