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搜索文档
11月新规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10-31 20:10
请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新华网财经" 号 11月新规来 ] 11月1日起,一批新规将正 式实施。一起来看,哪些与 你我有关? 四类网络案件纳入互联网法院管 辖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 的规定》对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作出 调整完善,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规 定将"网络数据权属、侵权、合同纠 纷""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权纠 纷""网络虚拟财产权属、侵权、合同纠 纷""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纳入互联网法 院管辖范围。规定施行后,北京市、杭州 市、广州市市辖区内应由基层法院审理的 上述案件将分别由三家互联网法院集中管 辖,当事人应当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 办法》施行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将于 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对迟 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网络安全事件造 成重大危害后果的运营者依法从重处罚; 对采取合理必要的防护措施,有效降低网 络安全事件影响和危害,并按照规定及时 报告的运营者,可视情从轻或不予追究责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更有力 保障公众生命安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自2025年11月1 日起施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 了专 ...
11月新规来了!
新华网· 2025-10-31 11:38
11月新规来了 四类网络案件纳入互联网法院管 電気可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 的规定》对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作出 调整完善,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规 定将"网络数据权属、侵权、合同纠 纷""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权纠 纷""网络虚拟财产权属、侵权、合同纠 纷""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纳入互联网法 院管辖范围。规定施行后,北京市、杭州 市、广州市市辖区内应由基层法院审理的 上述案件将分别由三家互联网法院集中管 辖,当事人应当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 办法》施行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将于 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对迟 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网络安全事件造 成重大危害后果的运营者依法从重处罚; 对采取合理必要的防护措施,有效降低网 络安全事件影响和危害,并按照规定及时 报告的运营者,可视情从轻或不予追究责 任。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更有力 保障公众生命安全 11月1日起,一批新规将正 式实施。一起来看,哪些与 你我有关? 法治宣传教育法: 明确国家实 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 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该 ...
人大常委会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
新华网· 2025-09-13 12:36
本法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 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 则,坚持依法应对、科学应对。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2日表决通过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将更 有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 医防融合,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等能力。 2024年9月和202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本次常 委会会议审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三审稿在立法目的中增加维护"公共安全"的表述;加强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明确"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增加及时总结应急处置工作有关内容等。 此次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共八章65条,包括总则、管理与指挥体制、预防与应急准备、 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 ...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新华社· 2025-09-12 23:42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2025年9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与指挥体制 第三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四章 监测预警 第五章 应急处置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活动,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 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严重损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中毒以及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对 作出专门规定的,适用其规定。上述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 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等部门制定。 第三条 ...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
新华社· 2025-09-12 21:42
本法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 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依法应对、科学应对。 在预防与应急准备方面,明确国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源头管理,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 生,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国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在监测预警方面,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 系。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2日表决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将更有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 融合,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等能力。 2024年9月和202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本次常委会 会议审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三审稿在立法目的中增加维护"公共安全 ...
中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完善监测预警报告制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0:47
立法核心内容 - 中国立法机关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共65条分为八章 明确应对管理体制和压实"四方责任" [1] - 法律坚持常备不懈做好应急准备 完善监测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 [1] - 立法强化保障措施提升应对水平 做好法律衔接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1] 监测预警体系 - 国家建立健全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 [1] - 建立监测哨点网络 多途径多渠道开展监测 提高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 [1] - 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1] 应急处置机制 - 明确政府启动和解除应急响应的程序及可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2] - 要求应对措施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 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相适应 [2] - 进一步完善比例原则保障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立法意义 - 法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制机制 [2] - 对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 对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
人大常委会 |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
新华社· 2025-09-12 20:25
立法框架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 [1] - 法律共八章65条 包括总则 管理与指挥体制 预防与应急准备 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 保障措施 法律责任 附则 [1] - 法律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遵循预防为主 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依法应对 科学应对 [1] 立法过程与内容调整 - 2024年9月和2025年6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 三审稿在立法目的中增加维护"公共安全"的表述 加强监测并明确"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 增加及时总结应急处置工作有关内容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促进社会共治 医防协同 医防融合 强化监测预警 风险评估 流行病学调查 检验检测 应急处置 医疗救治等能力 [1] 预防与监测机制 - 国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源头管理 减少事件发生并减轻危害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2] - 国家建立健全多点触发 反应快速 权威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 [2] 应急响应机制 - 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应急响应 [2]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事件时 向同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时应同时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