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障

搜索文档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脱困,立法时机已到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00:03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 -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统计难""监管难""覆盖难"等权益保障痛点 [1] - 平台通过算法优化配送效率导致骑手被迫超速、闯红灯甚至牺牲健康完成任务 [1]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参保率偏低 主要因平台将劳动者归类为"个体工商户"或"自由职业者"规避法律责任 [2] 法律与制度困境 - 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制定 难以适应数字经济下的新型劳动关系 [3] - 现有政策文件法律效力层级低 劳动争议中劳动者难以适用劳动法维权 [3] - 安徽省率先通过地方立法 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范围并规范企业用工责任 [4] 解决方案探索 - 建议成立跨部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3] - 推动制定专项条例 完善职业伤害保障、集体协商机制和数字劳动监察制度 [3] - 地方立法在劳动关系认定、算法透明等关键制度上率先突破 为全国提供经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