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童趣
icon
搜索文档
感受中国传统美学与童趣 暑期来博物馆看看吧!
央视新闻· 2025-08-01 14:56
博物馆暑期特展活动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汇聚全国20多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组青色文物,包括青玉、青瓷、青色织物等 [1][8] - 展览重点展品包括金沙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十节玉琮,该青玉制品与良渚文化玉琮相似,显示早期地域文化交流 [2][4][6] - 展品涵盖故宫博物院御制诗翡翠福禄寿图插屏等精品,系统展示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工艺和艺术人文之美 [8] - 展览呈现青瓷发展历程,从原始青瓷到宋代鼎盛期的各种釉色变化,展现古人审美演变 [10] - 展品包含生活化器物如火锅、泡菜坛、象棋子等,以及蜀锦蜀绣等非遗技艺作品 [12][14] - 展览采用多感官体验设计,包括触摸矿物、闻茶香、听雅乐等方式增强互动性,并配备盲文介绍 [14] - 金沙遗址博物馆调整开放政策,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14] 苏州考古博物馆特展 - 苏州考古博物馆推出"探古童趣"特展,展出40多件苏州出土的古代玩具 [15] - 展品包括唐代黄釉褐彩瓷狗(高不足8厘米)、宋代釉陶绿彩小羊、青瓷小狗、湖田窑小瓷狮子等动物造型玩具 [15][17] - 展览呈现多种古代游戏器具,如汉代六博棋(含棋盘、棋子和棋箸)、战国原始瓷小罐、汉代捶丸、宋代围棋子等 [20][22] - 展品包含生活化玩具如小陶杯、瓷小罐等过家家道具 [23] - 展览通过古代玩具展现中国传统审美特点,如内敛含蓄的艺术表达方式 [24] - 参观者反馈展览拓展了对古代儿童生活的认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氛围 [22][24]
昙华林:一部“活”的近代史书
长江日报· 2025-07-13 08:35
昙华林客流与商业表现 - 2024年全年昙华林客流突破1000万人次,"五一"假期日均游客量近7万人次,最高峰接近10万人次[2] - 昙华林在社交平台被列为武汉旅行必推目的地,标签包括文艺、复古、烟火气等[2] - 高峰时期聚集20多家手作咖啡馆,2014年手作咖啡热潮导致雀巢牛奶在武汉断货[18] 历史文化价值 - 街区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四年(650多年历史),集中50余栋老建筑如教堂、医院、学校等[15][16] - 原文华大学文学院(1903年建)为中西合璧建筑,陈独秀1920年曾在此传播马列主义[13][14] - 见证辛亥革命、中共成立、解放军建军三大历史事件,被誉为"活的近代史书"[14][15] 文艺业态发展 - 2010年后涌现首批原创小店如"大水的店"咖啡馆,成为初代网红打卡地[6] - "诚与真书店"延续文化街基因,定位"守护理想主义"[11][12] - 老张书舍主营文史古籍,2024年售出珍藏十余年的《长征》套书[21] 商业创新与转型 - 茶馆"晨曦艺术馆"推出昙花入茶爆款,2024年新创茶品牌年销超1万罐风味茶[19][20] - 咖啡馆增加煲仔饭等餐食,9.9元连锁咖啡冲击手作咖啡市场[18] - 商家融合传统与流行元素(如涂鸦、亲子小火车)吸引年轻客群[16][17] 街区特色与定位 - 两山环抱的地理格局形成错落民居景观,保留原住民与游客共生的城市更新模式[5][10] - 兼具历史厚重与童趣元素,亲子机构暑期多次选址于此举办活动[16] - 商家面临商业与个性平衡挑战,需持续探索文化故事讲述方式[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