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云共振
icon
搜索文档
端云共振,AI周期下的消费电子还远没走完 | 国庆笔记
新浪财经· 2025-10-03 10:44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产业在端侧AI与云侧算力共振下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1] - 科技巨头密集推出创新产品与技术,共同推动产业链发展 [1][2] - 消费电子板块多数龙头公司半年报净利润实现净增长,部分增速超20% [4] - 建议通过ETF布局消费电子赛道,相关ETF产品年内涨幅显著 [6][7] 端侧AI创新产品 - Meta于9月18日发布三款眼镜产品,价格区间379-799美元,覆盖日常与专业运动场景 [2] - Meta Ray-Ban Display为首款搭载高分辨率显示屏的AI智能眼镜,配备神经接口Meta Neural Band,支持约30字/分钟无声文字输入 [2] - OpenAI正在开发无显示屏智能音箱、眼镜、录音笔和可佩戴别针等端侧AI设备,首批预计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 [2] - 苹果iPhone 17系列预售火爆,京东平台标准版预约人数超370万 [3] - iPhone 17 Air以5.6mm厚度成为苹果史上最薄智能手机,全面转向eSIM设计 [3] - iPhone 17 Pro系列首次采用VC均热板散热系统,持续性能较前代提升40% [3] 产业链龙头技术突破 - 立讯精密展出云雀2代智能全彩AR眼镜、PVG单绿AR眼镜及智能家庭陪护机器人 [4] - 立讯技术推出CPC技术,通过将高速连接器与芯片基板直接集成,缩短信号传输路径,降低传输损耗 [4] - 立讯技术在CPO光互连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实现功耗降低30%、带宽密度提升50%以上 [4] - 消费电子板块市值前十公司中,除传音控股净利润下滑57.5%外,其余均实现净增长 [4] - 工业富联半年报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立讯精密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 [4] 云侧算力发展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首款采用自研HBM技术的昇腾950PR芯片 [4] - 华为自研HBM技术将突破传统内存带宽瓶颈,提升AI训练与推理效率 [5] - 基于昇腾950的新型超节点将成为全球最强超节点,超越英伟达预计2027年推出的NVL576系统 [5] - 英伟达与英特尔于9月18日宣布合作开发多代定制化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英伟达将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 [5]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约80%投入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已在AI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 [5] 产业链投资主线 - 消费电子零组件领域关注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舜宇光学科技等龙头公司 [6] - 连接器及线束领域关注鼎通科技、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等技术领先企业 [7] - 面板产业链关注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等面板厂商及联得装备、精测电子等设备企业 [7] - CCL&PCB领域关注胜宏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生益科技等高端PCB厂商 [7] - 消费电子材料领域关注创新新材、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等材料企业 [7] ETF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ETF易方达(562950)今年以来涨幅57.84%,规模15.52亿元 [7] - 消费电子ETF(561600)今年以来涨幅54.32%,规模4.53亿元 [7] - 消费电子ETF(159732)今年以来涨幅45.71%,规模44.20亿元 [7] - 消费电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中,立讯精密持仓占比13.97%,胜宏科技占比7.61%,京东方A占比6.00% [8] - 规模最大的华夏消费电子ETF(159732)份额与股价同步上扬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