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硬件

搜索文档
重新定义"终端":端侧AI硬件为何是大模型之后的第二战场?
36氪· 2025-05-27 17:52
交易概述 - OpenAI宣布以近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亿元)全股权交易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创办的硬件初创公司IO [1][6] - 此次收购是OpenAI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并购 标志着其战略重心从云端模型转向物理硬件 [1][6] 战略背景 - 大模型技术逐渐同质化 行业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用户入口掌控" [1][7] - 科技巨头如Google、Meta、Apple已拥有原生分发渠道 OpenAI需自建硬件入口以避免生态依赖 [8] - 端侧AI硬件被视为AI产业链的"新入口"、数据循环的"新起点"和平台生态的"物理锚点" [5][11] 产品定位 - 计划开发"AI贴身助理"(Companion Device) 定位为无屏、常驻、情境感知的新型交互终端 [8][12] - 设备设计灵感源自电影《云端情人》 强调情感接口、感知能力和行为自主三大特征 [12][21] - 交互方式从"主动调用"转向"被动陪伴" 目标成为用户生活中的"第一接触点" [10][14] 设计理念 - 乔纳森·艾维团队将主导软硬件设计 目标打造"比iPhone更具颠覆性"的AI设备 [17][18] - 设计语言从科技感转向生活感 注重情感亲和力与存在感 [19][20] - 设备定位为"具身智能体" 实现AI从工具到伙伴的进化 [21][22] 行业趋势 - 端侧AI硬件形成双螺旋发展路径:B2B行业设备(当前)与B2C贴身助理(未来) [25][29] - 预计到2033年全球将有超过9亿个端侧与边缘AI设备接入网络 [26] - B2B设备侧重场景效率 B2C助理侧重用户理解与陪伴 共同推动AI具身化 [27][29][30] 竞争格局 - 模型能力差异缩小后 用户入口掌控力成为新的护城河 [7][11] - 硬件即入口 入口即生态 端侧设备成为AI公司对决新前线 [6][11] - 通过硬件掌控用户关系 实现数据、服务、商业的闭环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