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类固收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股可以捡钱了?国家队汇金5亿买入信号,散户要看懂3个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14 17:01
银行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4年A股银行股表现强劲,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股价屡创新高,工商银行市值逼近3万亿元[1] - 保险资金是此轮行情的主力,2025年一季度险资重仓A股银行股市值达2657.8亿元,占其股票持仓的45%[1] - 平安人寿在半年内七次举牌农行、邮储等H股,对招商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飙升至15%[1] - 中央汇金一季度通过沪深300ETF间接加仓银行股5.02亿份,社保基金关注常熟银行等标的[1] - 港股通资金在6月份从科技股撤出400亿港元,转向投资银行股[1] - 外资态度谨慎,在北向资金于四大行股价创新高之际选择减持[1] 高股息吸引力与投资逻辑 - 低利率环境是推动资金流向银行股的关键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足1.5%[3] - 银行股高股息率具有吸引力,工商银行2024年分红1097亿元,股息率超过5%,招商银行每10股派20元,分红总额504亿元[3] - 银行股收益率是存款利息的3倍以上,比国债收益高出4.5个百分点[3] - 新会计准则要求采用FVOCI记账法,高股息银行股符合要求,能获得稳定分红并避免财报利润剧烈波动[3] - 公募基金态度转变,如金信智能中国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银行股,并大手笔买入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3] - 银行股被解读为“类固收资产”,在高波动行情下是安全的避风港[3] 银行分红规模与策略 - 2024年42家A股上市银行分红总额突破6300亿元,其中六大行贡献4206亿元[5] - 部分城商行分红表现突出,江苏银行股息率超过5%,成都银行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3%[5] - 27家银行在7月前提前完成分红,比往年提前两个月[5] - 为吸引投资者,长沙银行、杭州银行等宣布2025年进行中期分红[5] 市场参与结构差异与潜在风险 - 市场参与结构存在差异,主力资金2月份净买入中国银行3829万元,而游资和散户则卖出[7] - 部分银行股涨幅显著,上海银行年内涨幅达13%,部分城商行股价翻倍[7] - 随着股价上涨,银行股股息吸引力可能下降,工商银行股息率已降至3.8%[8] - 银行净息差已跌破警戒线至1.7%,表明银行核心盈利业务正在萎缩[8] - 当股息率冲上7%时,往往意味着股价将暴跌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