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价值兑现体系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体现电力市场效率与公平的制度创新
国家能源局· 2025-08-08 10:15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的核心观点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旨在构建与现代电力市场相匹配的"精准价值兑现体系",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筹 [3][9] - 该规则通过标准化数据管理、清晰流程节点、精细化时序要求和公平性举措,提升电力市场整体运营质效 [4][5][6][8] - 规则首次从国家层面统一了电力市场计量结算的度量单位,规范了全流程的量、价、费数据格式 [4] 数据管理 - 计量数据是电力市场效率基石,决定电力商品交割的物理精确性 [4] - 规则专门设置结算准备小节,分类提出档案、合同、调度执行等结算所需数据,奠定统一规范的数据基础 [4] - 现货市场地区的计量结算数据具有体量大、来源广、结构复杂的特点,准确性是市场各方关注重点 [4] 流程优化 - 规则明确计算结算依据、电费账单发行、电费收付三个核心环节,界定市场经营主体、电网企业等责任边界 [5] - 流程设计既体现时序要求,又明确各节点责任主体及完成时限,提升市场运营透明度和效率 [5] 时序管理 - 规则提出"日清月结"基本要求,月度结算工作时序精确到"日" [6] - 电力交易机构需在每月第8个工作日前出具上月结算依据,电网企业需在第10个工作日前发行电费账单 [6] - 发电企业开具发票后5个工作日内,电网企业需足额支付电费,缩短资金流转周期 [6] 公平性保障 - 规则禁止设置不平衡资金池,要求每项结算项目独立记录、分类明确疏导 [8] - 电网企业需与市场经营主体协商计量装置安装位置,体现公平原则 [8] - 规则建立追退补和清算机制,确保计量数据错误时可消缺或补采,结算争议时通过平台补推 [8] 制度创新意义 - 规则是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支撑资源高效配置和主体公平竞争 [9] - 精准计量与可信结算将成为电力市场实现低碳目标和现代化经济引擎的基石 [9]
华北电力大学解读《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中国电力报· 2025-08-07 10:30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是为电力市场计量数据与价值结算铺设标准化轨道的制度创新,其意义深刻指向市场效率与公平 [2] 数据管理 - 计量数据是市场效率基石,决定电力作为特殊商品在交割中的物理精确性,结算效率决定市场整体交易成本 [3] - 规则设置结算准备小节,分门别类提出档案、合同、调度执行、计量、电价政策等各类型结算所需数据,为建立统一规范结算管理奠定数据基础 [3] - 规则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度量单位,对规范电力市场全流程量、价、费数据格式定义标准 [3] 业务流程 - 规范业务流程是计量结算工作高效开展基础,规则明确计算和发布结算依据、电费账单发行、电费收付三个环节构成电力市场结算 [4] - 规则明确市场经营主体、电网企业、市场运营机构在全流程中权利义务边界,明确各流程节点责任主体及完成时限要求 [4] 时序管理 - 规则明确"日清月结"基本要求,设置清晰明确计量结算流程环节,月度结算工作时序精确到"日" [5] - 电力交易机构应在每月第8个工作日前出具上月正式结算依据,电网企业应在每月第10个工作日前发行上月电费账单 [5] - 发电企业向电网企业开具发票5个工作日内由电网企业将当期电费足额支付给发电企业,提高结算工作效率并缩减资金流转周期 [5] 公平公正 - 规则多措并举保障计量结算及时、准确和可溯源性,切实维护市场各方权益 [6] - 电网企业应与市场经营主体协商明确计量装置安装位置,不得设置不平衡资金池,每项结算项目均需独立记录、分类明确疏导并详细列支 [6] - 规则提出追退补和清算基本概念,明确计量数据错误或不可用时应消缺、补采或按规则补全,结算基础数据错误或存在争议时应通过平台补推并在下一结算周期追退补 [6] 制度创新意义 - 规则核心在于构建与现代电力市场相匹配的"精准价值兑现体系",体现电力市场改革路径对效率与公平统筹 [7] - 计量结算规则将持续深化,其基石作用将日益凸显,支撑电力市场成为资源高效配置、主体公平竞争、低碳目标可实现的现代化经济引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