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搜索文档
县中振兴,这次不一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2:42
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与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今年8月底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县中振兴行动计划”[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探索,淡化竞争、减少焦虑[1]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要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保证学生运动和休息时间[8] “云班”模式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 “云班”模式指县中学生通过网络直播接入合作中学课堂学习,但实践中出现异化[4] - 部分“云班”强调与知名中学的“八个同步”和“八个统一”,弱化了本校的教学与管理,淡化了本校师生互动[4] - 该模式覆盖学生范围极小,如河北省某县中“云班”仅54人,黑龙江省某县中“云班”只面向各区县中考前100名招生,形成“云上的重点班”[4] - 具体高考成绩表现突出,有班级平均分达600分,强基上线率100%,另有班级全班总平均分高达623分,600分以上占比达96.3%[2] 小初高贯通培养与奥赛功利化倾向 - 存在高中参照大学举办少年班的方式面向小学招生,进行初高中一体化培养,选拔标准主要为数学考试或竞赛成绩[5] - 县中高薪招聘竞赛教练,有的年薪高达30万元,是普通教师工资的2倍多,目标是通过奥赛成绩争取名校强基计划破格录取资格[5] - 今年部分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已取消竞赛生破格录取政策,反映出对功利化竞赛倾向的纠偏[5] 符合政策导向的实践探索 - 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通过“1+N”数字教育组团帮扶项目,定点帮扶贵州省长顺县,使县域内所有中小学生均可通过“班班通”享受线上互动课程[7] - 北京市怀柔区成立四个由高中校牵头、覆盖所有中小学的教育集团,打破中小学界限,探索依托集团直升等项目实现贯通培养[7] - 这些实践有利于县中均衡发展,并带动小学、初中高质量发展,与向少数尖子生集中资源的模式形成对比[7]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方向 - 对县中的评价需从单一的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关注学生从入学到高考的成绩和位次提升幅度[9][10] - 评价重点应是学校按国家规定开设课程的情况及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9] - 应鼓励县中多样特色发展,举办综合、科技、人文、艺术、体育、技术等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