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县中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国务院重要部署,事关千万小镇高中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8:46
记者丨 王峰 编辑丨李博 关乎成千上万"小镇高中生"前途的大事来了。8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县域 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县中振兴早在几年前就已提上政策议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县中生源流失势头明显被遏制, 办学经费投入明显改善。 然而,县中发展仍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学校建设规划与学龄人口变动不匹配,一些学 校存在债务问题等。 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评价矛盾,以往县中能考上清北的"好苗子"被大城 市中学掐尖挖走,现在这些"好苗子"回流县中后,是否应该再以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北来评价县 中办学成绩? 国常会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针对的就是上述深层次问题。 图/图虫 改变"重城轻乡"观念 国常会指出,建设好县域普通高中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成长成才。 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922.28万人。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 场"部长通道"上说,"不到60%的中学生是在县域中学,怎么办好县域中学?我们将深入实施 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我们面向优质均衡的重点突破,优化布局、师资配备,吸引和 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龙头,县中 ...
县中振兴:不止于让更多农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5:4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关乎成千上万"小镇高中生"前途的大事来了。8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 常务会议,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县中振兴早在几年前就已提上政策议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县中生源流失势头明显被遏制,办学经费 投入明显改善。 然而,县中发展仍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学校建设规划与学龄人口变动不匹配,一些学校存在债 务问题等。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评价矛盾,以往县中能考上清北的"好苗子"被大城市中学掐尖挖走,现 在这些"好苗子"回流县中后,是否应该再以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北来评价县中办学成绩? 国常会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针对的就是上述深层次问题。 改变"重城轻乡"观念 国常会指出,建设好县域普通高中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成长成才。 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922.28万人。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 道"上说,"不到60%的中学生是在县域中学,怎么办好县域中学?我们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 把县中作为我们面向优质均衡的重点突破,优化布局、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 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龙头,县中是很 ...
振兴“县中”,加大投入是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8:44
县中是我国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县域普通高中7658所,在校生规模达1611.2万 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学生人数近六成。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县域普通高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 重。 从宏观层面来看,县域中学的发展还不仅仅是一地教育发展的问题,更牵涉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 面。过去,在绝大多数县城,即使是偏僻的山区,县里也往往有一所教学质量广受认可、足以反映本县 基础教育实力的高中,这样一来,即使是家庭经济条件欠佳的孩子,也可以就近接受较好的教育,为最 后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近年来不少县中却衰落了,其中一个突出标志是很多县中近年来的高考成绩均呈连年下滑趋势, 因此甚至有舆论称之为"县中塌陷"。 县中的困境源于优秀生源和优质师资的流失,这种困境还呈现出"恶性循环"的特征,即优秀生源和优质 师资的流失导致教育质量下滑,质量下滑又加剧了优秀生源和优质师资的流失。 媒体调查发现,当下欠发达地区的县中普遍很难留住中考前100名尤其是前50名的学生,中部地区某县 甚至出现过全县中考前500名学生中有300多人外流的案例,而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罕见。 为了遏制优秀生源和优质师资双双从县中流失的现 ...
清远市第一中学今年不招收连州考生| 教育局:旨在留住优质生源,推动县中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7-16 22:01
招生政策调整 - 清远市第一中学2025年秋季招生计划首次剔除连州市,计划招收1642人,其中清城区1202人、清新区315人,其他县区招生名额大幅缩减[11][12][16] - 市直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的公费班、普惠班仅面向清城区、清新区招生,民办高中自费班不得录取连州中考成绩前1/3的考生[5][6][7] - 连州市5199名中考考生中,前1733名无法报考清远市任何市直属公办或民办高中[26][27] 政策背景与目的 - 政策旨在遏制"县中塌陷"现象,通过行政手段保留县级优质生源,打破"生源流失-教育质量下滑"恶性循环[8][9][41] - 清远市第一中学近5年招生数据显示:面向清城区、清新区的招生比例从61.9%升至92.4%,连州招生人数从63人降至0,其他县区名额同步缩减[47][49][50] - 广东省2022年发布县域高中提升计划,明确禁止地级市城区高中违规招录县中生源[42][43][44] 教育资源布局 - 连州市引进广州六中合办实验学校,采用"五同"教学模式(同教材/进度/资料/备考/考试),2024年高一联考平均分从全市第9升至第5,本科A线模拟上线率达77.68%[65][66][68] - 惠州、潮州等地同步调整政策:惠州市一中停招龙门县考生,潮州市属公办高中仅招收潮安区、湘桥区考生[75][76][77] - 专家建议政策应设置3年过渡期,并通过师资引进(如国家公费师范生)、财政倾斜等系统性措施改善县域教育生态[80][81][89] 社会反响与案例 - 连州中学优质生源留存率从2008年前90%骤降至2020年后个位数,该校2005年曾有22人单科成绩进入清远市前十,近年高考成绩显著下滑[35][36][38][39] - 家长应对措施分化:部分提前三年将子女转学至清远市区,部分因经济压力放弃学区房购置[53][54][55] - 网络争议聚焦于政策公平性,部分观点认为县中师资质量尚未匹配生源保留政策[56][59][87]
甘肃:“强县中”增学位 孩子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新华网· 2025-04-29 06:59
教育政策与投入 - 甘肃将"强县中"列为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首,每年支持20所县中扩优提质,重点改善办学条件、建强师资队伍、提高智慧教育水平[1] - 2024年甘肃统筹投入近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20所县中新建改扩建校舍28万平方米、增设运动场地8.9万平方米、配备教学设备1.5万台(套)、购置图书51.6万册[2] - 全省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77%,比2023年提高13%,酒泉市等试点地区实现普通高中"愿上尽上、应上尽上"[5] 学校硬件设施改善 - 成县第一中学占地面积从60亩扩展到160亩,新增实验室、社团功能室、标准运动场等设施[2] - 政府资金支持使校园完成升级改造,硬件条件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2] 师资队伍建设 - 近5年补充高中教师近2600名,解决县中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培养近100名专家型领军人才[2] - 建成10个高中学科教研基地,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强化教研支撑作用[2] - 72所省级示范高中结对帮扶136所县中,优质高中成立"网校"辐射资源,形成以优带弱新模式[4] 教学质量提升 - 玉门市第一中学探索"研教学评一体化"优质课堂,2024年本科上线率达98.12%,生源质量持续好转[4] - 甘肃省与江苏省合作开展县域高中交流,两省教师开展教研活动200余次、研发示范课例200余节[4] 教育模式创新 - 实施"中高本"职教贯通模式改革,探索"少而精"中职教育路径[5] - 计划每县至少办强一所高中,以优质高中龙头带动基础教育整体提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