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思维估值

搜索文档
中金:中国资产重估到哪一步了?
中金点睛· 2025-03-24 07:33
市场表现回顾 - 过去一周港股市场大幅波动 恒生科技指数上周大跌4.1% 恒生指数下跌1.1%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1.5% MSCI中国指数下跌1.7% 已连续两周下跌 [1] - 行业层面出现显著分化 电信服务板块下跌10.4% 房地产板块下跌7.5% 而公用事业板块逆势上涨2.1% 能源板块上涨0.9% [1] - 自春节假期后(2月3日)算起 恒指上涨17.1%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4% 大幅跑赢A股市场(上证指数上涨3.5% 创业板指数上涨4.3%) [3] 市场结构特征 - 本轮上涨是极致的"结构市" 集中在少数AI科技龙头股 港股通425只标的中仅118只跑赢指数(占比27.8%) 恒生指数83只成分股中仅22只跑赢(占比26.5%) [4] -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成分重合标的共17只(占比20.5%) 权重占比接近40% 这些龙头公司对指数上涨贡献显著 [4] - 被动产品大行其道 主动投资者容易跑输 港股ETF资金流入快速抬升并创下月度净流入新高 [4] 估值水平分析 - 当前恒生指数风险溢价为6.0% 与去年"924"行情以及2023年初高点对应情绪接近 对应当前恒指23,000-24,000点 [5] - 若假设科技板块情绪回到2021年恒科历史高点水平 可推动恒指到25,000点 [5] - 港股与美股科技股估值差距明显收敛 恒生科技动态P/E为18倍 纳斯达克100为24倍 腾讯动态P/E为18倍 Meta为22倍 [10] - 中国科技龙头流通市值占全部港股28.9% 高于美国的26.6% 但净利润占比仅为13.3% 低于美国的15.7% [10][13] - 对于60%的"不含科"部分 较A股相对优势为5% AH溢价从2月初145%回落至当前131% [10] 资金流向分析 - 南向资金成为近期主力 年初以来日均流入速度是去年的两倍以上(2024年全年8,079亿港元 日均34.7亿港元) [24] - 海外被动资金持续流入 已连续11周流入 但幅度远小于去年"924"行情 主动资金依然流出中国市场 [23] - 港股配售活动明显增加 3月刚过半配股额已达476亿港元 超过2021年1月高点时860亿港元的一半 [25] - 上周南向资金流入230.2亿港元 大幅低于前一周的616.1亿港元 [25] 行情前景展望 - 科技板块仍是中长期主线 占恒指40%权重的"含科"部分决定市场方向 [16] - 行情向剩余60%扩散需要宏观政策大举发力为前提 包括大幅财政刺激或货币宽松 [17] - 未来一两个月的政策表态(如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和高频财政支出速度对判断行情扩散至关重要 [18] - 市场底部不断抬升 2024年初以来出现多次有效反弹 政策托底效果显现 [27] - 建议采用"低迷时积极介入 亢奋时适度获利"策略 可在科技与红利风格间进行切换平衡 [28] 关键节点关注 - 3月底4月初业绩高峰期 需重点关注龙头股业绩表现及可能的获利了结压力 [29] - 4月2日"301"调查对等关税政策节点 若对华关税激进抬升可能造成市场波动 [29] - 国内政策进展特别是财政支出力度和4月政治局会议 将影响后续政策发力节奏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