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搜索文档
稳企扩岗精准促就业
经济日报· 2025-11-26 06:24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稳岗促就业不仅直接关系亿万劳动者的生计福祉,更关乎经济循环畅通、 社会大局稳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数据 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下降0.1 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未来,要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加强产 业和就业协同,积极培育新职业新岗位,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生物 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提前布局人才培养储备,确保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相匹配。加快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劳动生产率,做好职工转岗安置与再就业培训。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鼓励企业开展职业技能 培训,支持劳动者终身学习,持续提升就业竞争力。 聚焦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帮扶。青年就业关系千万家庭福祉和社会稳定,要将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 业摆在突出位置,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稳定公共岗位,鼓励基层就业与自主创业。 ...
前九月中国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同比增4.89%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8:44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前九月中国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全社会用电量达134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 [1] - 9月广东全社会用电量9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1% [1] 分产业用电量 - 1月至9月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8% [1] - 1月至9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6% [1] - 1月至9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3% [1] - 1月至9月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5.23% [1] 工业与制造业用电量 - 9月五省区工业用电量达9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9% [1] - 9月五省区制造业用电量达778亿千瓦时,高技术及装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等行业用电增速较快 [1] - 9月广东工业用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3% [1] 新兴动能用电量 - 前九月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达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05% [2] - 前九月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达2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18% [2] - 广东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最高,贵州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72.92% [2] 区域经济与算力发展 - 广东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 [1] - 贵州算力规模突破92.60EFLOPS,智算占比超过90% [2]
锚定碳中和战略目标 系统推进ESG评级体系创新
中国证券报· 2025-04-21 07:03
ESG评级体系发展现状 - 中国ESG评级体系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从萌芽走向成熟,成为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工具之一 [1] - 2024年境内企业发行绿色债券639只规模达6814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84只规模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30% [1] - 超七成绿色债券在可比债券中发行利率较低,显示ESG表现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 ESG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 - ESG已成为企业信用评级重要考察因素,39个行业的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模型中引入ESG评价指标 [2] - 东方金诚采用"个体信用状况+外部支持"评级模型,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三大项下设多维度指标 [2] - ESG评级可客观揭示企业信用风险,帮助投资者评估非财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2][3] ESG评级面临的挑战 - 数据质量与评级需求不匹配,国内ESG信息披露存在定性描述多、量化数据少的问题 [3][7] - 国内外ESG框架存在地域差异,企业疲于应对多套标准,需平衡全球可比性与中国特色 [3] - 部分企业将ESG视为合规工具而非价值工具,未将评级结果用于优化内部管理 [3] 构建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的建议 - 嵌入国家战略,增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特色指标,引导企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4][5] - 针对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差异化评价模型,突出技术创新贡献 [5] - 建立跨部门ESG数据共享平台,整合环境监测、税务等公共数据,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5] 企业提升ESG评级的路径 - 企业需将ESG理念融入战略规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从合规响应向价值创造转变 [6] - 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ESG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全链条数据追踪与异常预警 [6] - 将ESG评级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优先选择ESG表现良好的供应商,形成产业生态共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