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子含量
搜索文档
充鹅绒更保暖 事实真是如此吗?
央视网· 2025-11-13 12:07
行业标准变更 - 羽绒服装新国标于2022年4月起实施 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1] - 新标准要求消费者通过吊牌等身份信息识别产品关键指标[1] 消费者选购指南 - 消费者需关注产品吊牌以获取准确的绒子含量信息[1] - 部分消费者存在鹅绒比鸭绒更保暖的认知 但事实是否如此尚需验证[1]
不含“绒子”只含“丝” 不能称为羽绒服(百姓关注)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羽绒服市场质量问题 - 电商平台羽绒服价格区间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但填充物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和退换索赔难等问题 [1] - 消费者反映购买宣称“90%鸭绒填充”的羽绒服,实际内部为单根羽丝和绒丝,保暖性差且钻毛严重 [1] - 有消费者花费1315元购买标注为“羽绒服”的商品,实际填充物为100%聚酰胺纤维,完全不含有羽绒 [2] 填充物造假手段 - “以丝代绒”是常见造假手段,用保暖性差且易钻出的绒丝、羽丝冒充立体朵状的绒子 [2] - 部分商家使用“羽绒棉”、“生态羽绒”等模糊名称混淆视听,实际填充物为中空棉和丝绵,并非羽绒 [3] - 存在用价格较低的鸭绒冒充鹅绒的情况,消费者购买鹅绒服到货后发现水洗标标注为鸭绒 [3] 行业标准与规范 - 2022年实施的新国标《羽绒服装》要求明确标注“绒子含量”且不得低于50%,取代了包含绒丝和羽丝的“含绒量”指标 [2] - 国际羽绒羽毛局2025年6月新规规定,仅当绒子含量大于等于10%的产品才可在包装、广告等中使用“羽绒”一词 [2] - 商家利用消费者对新旧标准的信息差进行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 [2] 消费者维权困境 - 消费者通过平台投诉后,涉事店铺被关闭但仅作退款处理,平台未履行“假一赔十”承诺,最终仅补偿100元优惠券 [4] - 维权面临检测费用高、举证难、索赔难等障碍,电商渠道尤为突出,存在商家失联、平台推诿现象 [3] - 有商家在商品问题未解决情况下,仍继续销售问题商品,仅愿补偿50元购物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