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好协议

搜索文档
“白武士”输血拯救未果 华南城“清盘”背后的困局
新京报· 2025-08-19 22:21
公司清盘事件 - 香港高等法院下令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清盘 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周伟成及潘路洋被委派为共同及个别清盘人[2] - 清盘程序正式启动 公司更改注册办事处地址和授权代表[2] - 清盘呈请由花旗国际提出 涉及2024年4月到期的2.89亿美元9.0%优先票据违约 欠款金额约3.06亿美元[3] 财务与债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总计息债务达302.204亿港元 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仅7.177亿港元 其中受限制现金为6.766亿港元[4] - 存在157.42亿港元有息负债违约 触发3.75亿港元有息负债于要求时偿还[4] - 2024年融资成本增加140.3%至15.225亿港元[8] - 安永对2024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基础包括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8.48亿港元[5] 市值与股价表现 - 停牌前股价0.107港元 市值仅剩12.24亿港元 较2014年峰值300亿港元缩水超90%[2] 国资救助努力 - 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5月以19.1亿港元认购33.5亿股成为第一大股东[6] - 特区建发后续通过股权收购持续输血:12.57亿元接盘深圳第一亚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0%股权 50亿元认购西安华南城约69.35%股权[6] - 2023年3月在中国银行等机构助力下签署60亿元流动资金银团贷款 贷款期3年 年利率4.7%[7] - 特区建发签订"维好协议"协助获得美元债展期[6] 救助失败后果 - 特区建发因"维好协议"被花旗国际提起诉讼 索赔不少于14.07亿美元[9] - 特区建发对华南城股权投资确认10.92亿元损失 计提37.80亿元减值准备 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降至48.92亿元[9] - 特区建发2023年净利润为-43.67亿元[9]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要开发及运营大型综合物流及贸易中心 2009年港交所上市后在全国八座城市扩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