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缅怀英烈
icon
搜索文档
AI中国范儿丨“哈尔滨有一条一曼街”
央广网· 2025-08-02 14:03
历史背景 - 一曼街原名山街,形成于1915年,1946年为纪念抗日英雄赵一曼更名[1] - 赵一曼1932年被党中央派往东北抗日前线,先后在奉天、哈尔滨担任总工会秘书等职[3] - 赵一曼在哈尔滨主要活动于老巴夺烟厂和电车厂,1933年4月指导电车厂工人大罢工[3] 重要事件 - 赵一曼领导的电车工人大罢工迫使日伪当局答应条件并取得胜利[5] - 1935年11月赵一曼因汉奸告密被俘,关押在伪滨江省警务厅(现东北烈士纪念馆)[5] - 敌人将受刑重伤的赵一曼送至哈尔滨市立医院监视治疗,但她始终未屈服[5] 纪念活动 - 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市政府在一曼街修建一曼广场并竖立烈士塑像[7] - 广场位于东北烈士纪念馆对面三角地,供公众瞻仰[7] - 赵一曼就义89周年之际(1936年8月2日),媒体呼吁铭记历史[7] 人物事迹 - 赵一曼在赴刑场火车上给儿子写下遗书,强调"用实行教育孩子"[7] - 遗书内容显示其牺牲前仍心系国家,希望儿子铭记母亲是为国捐躯[7] - 赵一曼牺牲前最后时光集中在一曼街周边机构(烟厂、警务厅、医院等)[1][5]
中国公布首批18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更新信息
新华网· 2025-05-07 16:13
历史事件更新 -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首批18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更新信息 包括姓名拼写、出生时间、牺牲时间、军衔、岗位等新内容 [1] - 更新工作涉及对原有错误信息的勘误 并在文物部门指导下完成英烈碑信息修正 [1] - 236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于2024年11月首次完整公布 其中大部分缺乏照片、作战详情及安葬地等资料 [1] 国际合作与亲属联系 - 纪念馆通过海内外渠道收集补充史料 填补了苏联籍英烈资料空白 [1] - 已成功联系到第二位苏联援华航空英烈亲属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奥列霍夫的家属通过视频致辞表达感谢 [2] - 另一名英烈斯米尔诺夫·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的亲属书面回应 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行为表示感动 [2] 纪念馆背景与历史意义 -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为国内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馆藏中苏美等国空军联合抗日史料 [3] - 馆内英烈碑镌刻4299名中外抗日航空先烈姓名 [3] - 本次信息更新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具有特殊历史纪念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