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缩小三大差距
icon
搜索文档
缩小“三大差距”临安这么干
杭州日报· 2025-07-08 11:01
共同富裕政策实施 - 浙江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明确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为共同富裕主攻方向 [4] - 临安推进"扩中提低"改革,目标形成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4] - 临安开辟8条共富路径30余个项目,涵盖居民收入、就业、教育等领域 [4][5] 共富广场项目 - 共富广场由101个经济薄弱村通过7家合伙企业与城投集团合作开发 [6] - 金融机构为各村提供100万元授信用于项目建设,经营所得反哺村集体 [6] - 项目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改变各村单打独斗局面 [6] 光伏产业发展 - 临安推行"人均光伏一千瓦"计划,屋顶光伏采取"租赁+补助"模式 [7] - 上沃村40MW农光互补项目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药材"的立体效益 [7] - 截至2025年6月,"天目临碳"项目覆盖270个村9000余户,并网容量逾14万千瓦 [8] 传统工艺与互联网融合 - "天目寻匠"平台挖掘294名民间匠人,打造60个共富工坊 [10] - 非遗传承人刘青通过平台月收入达五六万元,带动20多位村民就业 [10] - 平台累计销售额1.2亿元,帮助2900余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10] 数字服务平台建设 - "临里好家政"平台解决灵活就业群体就业难问题 [11] - 平台帮助7000余名山区女性实现就业,增收3000余万元 [11] - 带动家政及链上消费超5000万元 [11] 乡村文旅发展 - 乡村运营师通过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村落,发展"美学经济" [12] - 34个运营团队进驻36个村落,实现旅游收入8.4亿元 [13] - 带动村民收入增加4995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1.12亿元 [13] 农产品品牌建设 - "天目山宝"品牌影响力指数945.82,全国区县市级第一 [15] - 2024年品牌农产品销售超3.5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10亿元 [15] - 累计授权企业60家,打造线上线下合作门店近百家 [15] 医疗健康服务 - "天目医享"推动优质医疗下沉,累计服务群众56.9万人次 [16] - 推出智能手环等设备实现远程医疗监测和急救服务 [17] - 基层开放3754种药品,村民可在线下单配送到家 [17]
暨军民:扛起“千万工程”源起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
杭州日报· 2025-07-03 09:59
7月1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以联组会议形式审议市政府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缩小"三大差距"工作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暨军民讲话,戚哮虎主持,陈卫强、骆安全、童定干 出席。宦金元代表市政府作表态发言。 开展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专项监督是今年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三级联动开展的重 点监督工作。前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队开展调研,常委会组成人员进站广泛听取意见建 议。会议期间,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第一议 程,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专项监督情况,部分常委会委员、涉农代表、专家和淳 安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作审议发言。 暨军民指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要紧扣省委、 市委部署,对照"勇挑大梁、先行示范"要求,在全省以深化"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中干在前、 走在前。 暨军民强调,要深化思想认识,牢牢把握"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的理念方法、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的根本路径、缩小"三大差距"的主攻方向,切实扛起"千万工程"源起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 ...
浙江:“传统村落+”发展模式推动缩小“三大差距”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0:50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现状 - 浙江共有701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总量位居全国第四 [1] - 多地建立"传统村落+"发展模式 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 [1] -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也是缩小"三大差距"的有效路径 [1] 数字化保护与产业融合案例 - 建德市打造传统村落数字化监测系统 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建立"人防+技防"监管模式 [1] - 建德通过"村落+农业/研学/旅游"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 如乌石村年增收30万元 解决120余人就业 [1] - 黄岩区采用"蹲点式"校地合作 与同济大学团队合作推进乡村规划建设 [2] 经济效益与产业联动 - 黄岩区布袋坑村2023年整体营收超1000万元 村集体收入较十年前提升500% [2] - 乌岩头村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较2013年增加140% [2] -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带动"学院+基地/产业"联动 推动周边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业态发展 [2] 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 - 《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将文化保护传承单列 明确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要求 [2] - 景宁县举行畲族婚嫁活动 龙泉市传承龙窑工艺 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 [3] - 宁波等地通过口述记录编写村史村志 保存村庄变迁脉络 [3]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提升风貌品质和人居环境 [3] - 合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发展适宜产业 [3] - 培育传统建筑工匠 组织建筑师工程师下乡加强技术支撑 [3]
浙江“山区县”再减三地 缩小“三大差距”步伐加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33
山区海岛县调整动态 - 浙江将永嘉县、苍南县、江山市调出山区海岛县名单,山区海岛县数量减至22个[1] - 2023年首次动态调整调出平阳、柯城、莲都3县,新增洞头、嵊泗2个海岛县[3] - 2024年第二轮调整后山区海岛县队列减至22个,计划2027年减少至20个以下[4][10] 调出县经济发展表现 - 永嘉县2024年GDP达606.35亿元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成为浙江第7个破百亿山区县[4] - 苍南县2023年GDP543.2亿元同比增长7.3%(全省第10),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42.7%拉动GDP增长2.02个百分点[4] - 江山市被调出显示其经济发展已达到新水平[1] 山区海岛县整体经济数据 - 2024年所有山区海岛县GDP均破百亿元,占全省GDP比重首超10%且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低收入农户突破2万元[5] - 建成单产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45条,总产值894.8亿元带动154.2万人就业[5]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磐安县中药材产值突破18亿元占农民总收入近40%,从业人员占全县人口1/3[5] - 龙泉市茶叶加工中心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7万元,提供超百个就业岗位[6] - 计划培育产值超5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三年培育200个重点村组团片区[9] 政策支持体系 - 新型帮共体机制2024年争取项目446个安排资金超14.7亿元[6] - 财政安排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378个额度365.7亿元,每县保障200亩用地指标+预留1000亩[7] - 建立"1+1+N"帮扶体系(1省领导+1部门+N单位),28个帮扶团组全面启动[7] 城乡融合发展举措 - 首批公布28条省级"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覆盖所有山区海岛县[8] - 谋划重大项目1717个,推动工业大县与山区县新建产业合作园1个以上[9] - 实现山区20分钟医疗圈、30分钟文化圈,基本通三级公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