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摊贩
搜索文档
当越来越多的摊贩成为网红
吴晓波频道· 2025-11-16 08:21
草根网红摊贩的崛起现象 - 2024年成为草根网红摊贩走红的大年,典型案例包括重庆荣昌的"卤鹅哥"林江和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他们显著带动了地方假期消费[2][3][4] - "卤鹅哥"带动五一期间荣昌游客超200万,零售额达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鸡排哥"带动十一期间景德镇整体旅游订单增长近40%[5] - 全国范围内涌现多个走红摊贩案例,如辽宁抚顺"跳投哥"5天内在抖音、快手涨粉近600万,郑州"军火小杨"抖音粉丝近120万,河南"炒粉哥"相关视频点赞量近300万[6][7][8] 摊贩经济的规模与市场现状 - 中国地摊经济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2.5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37.54万亿元人民币[22] - 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其中约10%—15%为无固定门店的流动摊贩,约1200万—1800万人;未注册的临时性摆摊者或达1000万—2000万人[22] - 摊贩产品价格普遍低于一般门店价的30%甚至更多,多为现做现炒,预制程度低,具有价格和口味竞争力[19] 网红摊贩的走红路径与特点 - 走红路径通常为:摊主因个人或产品特色在互联网平台意外出圈,随后媒体曝光完成官方认证,最终将个人流量转化为刺激区域经济的共赢流量[24][25] - 网红摊贩普遍具备价廉、新鲜、勤奋、专业的特点,其乐观积极、勤奋向上的形象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击中大量网友的感性内在[23][28] - "鸡排哥"李俊永通过原创金句、平价产品(五六块钱一份的鸡排)和正能量故事攒聚人气,成为百万粉丝大V并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26] 从摊贩到正规企业的转型路径 - 政策支持为摊贩"转正"提供条件,如河南准许无固定经营场所的商户以家庭地址作为经营场所登记为个体工商户[33] - 典型案例显示转型路径清晰:"粥饼伦"开设两家实体店,"鸡排哥"从流动摊贩成为个体工商户,企业注册资本由5万元增至100万元,经营范围扩大至信息咨询、文化艺术交流等[34][35] - 杭州纳入"摊有序"系统的室外临时经营点、便民服务点已有408处、摊位6374个,显示规范化管理趋势[33] 网红摊贩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 摊贩经济丰富了区域餐饮品类供给,其亲民、接地气的特性使其成为互联网流量宠儿,频频登上热搜[10][19] - 网红摊贩与地方文旅经济形成共赢:"鸡排哥"带动景德镇文旅经济,"鹅腿阿姨"被邀请至北大座谈演讲,创造佳话[26][28] - 民间对地摊经济的兴趣部分源于对传统实体餐饮与外卖经济的"反叛",消费者认为小摊样式多、现制程度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