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卤鹅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对举办首发活动和打造首店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
快讯· 2025-07-18 20:17
消费品牌培育 - 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 促进动漫 游戏 电竞及其周边衍生品消费 [1] - 鼓励举办首发首秀首展 开设首店 对举办首发活动和打造首店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 [1] - 每年举办首发活动100场以上 新打造品质首店300家以上 [1] 特色产品打造 - 打造"重庆味道""重庆艺创"等必购必带产品 [1] - 培育"渝伴礼"特色伴手礼品牌 [1] - 持续打造"巴味渝珍""荣昌卤鹅""奉节脐橙"等区域公用品牌 [1]
“卤鹅哥”点燃的荣昌烟火气为何越烧越旺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00
网红经济与流量转化 - 荣昌区通过蹭顶流网红"甲亢哥"热点事件获得泼天流量,自媒体人"卤鹅哥"通过跨城投喂"荣昌卤鹅"实现破圈传播[2] - 互联网下半场需"脸皮厚""傍大款"式炒作,同时需引发草根共情,避免文和友式流量翻车案例[2] - 流量转化核心在于将关注度转化为产业动力,荣昌官方迅速将"卤鹅哥"聘为"美食全球推介使"并奖励10万元,实现民间行为到区域品牌升级[3] 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效应 - 荣昌当政者敏锐把握流量契机,通过官方背书将短期热点转化为长期区域品牌价值,带动客流与钱流[3] - 海尔集团通过高管组团出道革新工业叙事,周云杰提出Z世代需个性化表达,强调流量沉淀为留量的重要性[5] - 荣昌主官自掏腰包请企业家吃饭打破餐饮监管僵化,直接提振消费并优化投资环境[6] 消费升级与品牌战略 - 海尔案例显示传统制造业需同步升级技术叙事方式,通过真诚IP打造将品牌融入生活场景[5] - 荣昌"上下同欲"战略将引客流纳入长期发展,非短期博眼球,形成可持续消费提振模式[6] - 短视频时代需"与民同利"思维,如周云杰为山东大葱代言及海尔高管集体传播的示范效应[4][5]
“书记带头下馆子”引爆流量,荣昌经济火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20:56
核心观点 - 荣昌区通过政府官员带头消费、特色美食推广和文旅活动策划,成功将短期网络流量转化为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带动本地消费、文旅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5][7][10] - 当地特色产业如卤鹅、夏布、铺盖面等借助流量实现品牌升级和规模扩张,部分企业开始探索全国化和国际化路径 [16][36][39] - 荣昌政府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招商引资,将城市热度延伸至工业投资领域,形成消费与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42][43][48] 消费与文旅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多次自费在本地餐馆消费并邀请企业家就餐,带动"高书记同款"成为餐饮新卖点,相关餐馆客流量显著提升 [4][11][12] - 五一和端午假期荣昌接待游客超3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6亿元,机关食堂开放和免费停车等举措有效提升游客体验 [7] - 当地推出"一都三城"文旅品牌,全年举办龙舟赛、河灯节等民俗活动,并创新开展特色足球赛事吸引游客 [30][32] 特色产业发展 - 荣昌卤鹅产业新增100多家商户,龙头企业三惠食品投入自动化设备并研发长保质期产品,开始接触东南亚市场 [16][38][39] - 铺盖面行业启动产业化升级,政府成立专班推动标准化发展,创业者计划在重庆解放碑开设形象店拓展全国市场 [14][36] - 夏布产业通过网红带货实现销量爆发,单日营业额可达低谷期十倍,非遗传承人开始主动拥抱流量营销 [20][23][25] 产业与投资 - 2023-2024年荣昌GDP增速超重庆及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增速达41.8%,电子元件、兽药等产品产量增长显著 [9][43] - 近期签约5家深圳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形成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产业集群 [42] - 成渝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吸引外地投资者,荣昌规整的城市规划和稳定的招商政策增强企业落户信心 [46][48] 流量运营策略 - 政府培育本地网络达人矩阵,计划到2025年发展100名成长达人和10名知名达人,推动企业"老板出镜"营销 [35] - 商家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主动获客,铺盖面馆实现24小时营业承接游客流量,夏布网店咨询量激增 [21][22][23] - 政府引导产业"接流量"意识转变,从卤鹅协会跨区域交流到夏布企业主动设计网红款产品,形成市场化运营思维 [25][37]
“书记带头消费”引爆流量,荣昌再续泼天富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9:35
荣昌消费与文旅行业爆发 - 荣昌区通过政府官员带头消费、打造"网红"效应,激活本地消费市场,五一、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过3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6亿元[2][3] - 当地特色产业如卤鹅、夏布、陶艺等成为"网红"产品,卤鹅行业新增100多家商家,包括前房地产从业者转型进入[7] - 荣昌区2024年前四个月存款余额增加58亿元,远超全年增量预期,带动商品房销售增长40%,汽车消费增长27%[8] 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 - 荣昌铺盖面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推动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计划成立行业协会并筹备在重庆解放碑开设形象店[7][20] - 卤鹅产业加速规模化,签约8个鹅产业链项目总投资9亿元,计划建设卤鹅产业园集聚300余家作坊[20] - 三惠食品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研发长保质期产品(90-120天),获得国际认证并开拓东南亚及港澳市场[21][22] 流量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 当地企业积极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营销,如"桃二妹"品牌单条视频浏览量超百万,订单量激增[12] - 政府计划培育网络达人矩阵,目标到2025年形成10000名星火达人、100名成长达人和10名知名达人[19] - 夏布产业通过网红效应实现单日营业额达低谷期十倍,非遗传承人开始主动拥抱流量经济[12][13] 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 - 2024年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84.3亿元,引入光学镜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项目[23] - 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快速增长:电子元件产量增38.4%,兽用药品增77.4%,不锈钢日用品增22.4%[24] - 区位优势显现,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转移,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24][26] 城市品牌与营商环境 - 打造"一都三城"文旅品牌(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等),全年举办民俗活动如龙舟赛、年猪文化节等[17] - 创新体育营销,举办马拉松(7000人参赛)和特色足球赛(以美食命名球队),丰富城市IP[18]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策兑现稳定吸引企业落户,行政审批效率提升获投资者认可[26]
重庆荣昌区委书记带头下馆子 破除疑虑撬动消费信心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8
领导干部带头消费 - 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自费1100元宴请当地企业家、劳模和青年创业者,并强调"带头消费"的重要性 [1][2] - 活动选择在人均50元的普通餐馆进行,展现公职人员破除"吃喝疑虑"的示范效应 [2] - 该行为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后迅速走红,24小时内登上多个平台热搜 [1] 餐饮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 餐饮业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连接农业、物流、旅游等产业链,全国从业者超3000万,但近年面临严峻挑战 [2] - 荣昌区2025年初已提出"买新衣、下馆子"倡议,并实施政策促销、活动促销、新媒体促销"三大消费行动" [4] - 针对"卤鹅哥"走红事件,当地迅速出台产业规划,目标2026年培育3家龙头企业,卤鹅产值超10亿元 [4] 消费市场数据表现 - "五一"假期荣昌接待游客234 5万人次(同比+168 2%),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258%) [5] - 2024年前五个月荣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 5% [5] 产业整合与品牌建设 - 荣昌区推动卤鹅产业全链条整合,涵盖原料供应链、仓储物流、连锁加盟等环节,目标创建全国美食地标城市 [4] - 对网红"卤鹅哥"给予10万元奖金及费用报销,同时要求企业严控物价与食品安全 [4]
文旅新探丨大门敞开处:政府大院成文旅新“景”
新华网· 2025-07-02 05:24
政府大院转型文旅新场景 - 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在"五一"假期单日接待游客1.3万人次,6.7万名游客品尝当地美食,服务窗口从4个扩容至12个,并抽调50名专业厨师增援 [3] - 湖北赤壁市政府机关食堂推出"五菜一汤"套餐,9元儿童餐和免费传统美食吸引游客,周边150个车位免费开放 [3] - 河南滑县多个乡镇政府大院变身群众"晒粮场",开放基层党建阵地为群众提供夏粮晒场和农机手驿站 [7] 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 荣昌"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卤鹅销量暴涨752%,零售额突破20亿元 [4] - 赤壁市"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57.6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4%,文旅市场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4] - 荣昌将食堂小票变成非遗工坊体验优惠券,赤壁新增热干面等湖北特色美食,实现政务场景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 [6] 创新模式与未来规划 - 荣昌计划建设"24小时政务客厅",整合图书馆、母婴室等功能,工作日向环卫工人开放食堂,周末向青少年开放运动场馆 [7] - 赤壁计划在重要节假日继续开放政府食堂,通过服务升级和惠民政策吸引游客 [7] - 专家建议在机关食堂设置党史学习区域、红色标语和党旗展示,打造红色食堂等党建旅游新模式 [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府大院开放体现了"政府+旅游"新尝试,将"管理空间"变为"生活空间",展示城市治理理念和人文温度 [6] - 开放政府资源满足游客实际需求,用"好服务"弥补中小城市"硬件不足",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4] - 文旅融合突破传统模式,政府与市民游客真诚互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8]
带头下馆子的荣昌区委书记:曾称要变网络流量为经济发展增量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6:58
地方政府推动消费与文旅发展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自掏腰包1100元请客吃饭 号召干部"下馆子"带动消费 响应党中央提振消费号召 [1] - 当地政府积极支持网红经济 举办"运营主播特训营"和"网红主播培训班" 高洪波开设个人账号"荣昌老高"进行宣传 [2] - 政府借助马拉松赛事推广地方文化 将特产"荣昌猪"与赛事结合策划"猪拉松" 今年半程马拉松奖牌融入卤鹅元素 [2][3] 特色产业与网红经济结合 - "卤鹅哥"林江因投喂国际网红走红 带动荣昌卤鹅出圈 政府迅速给予10万元奖励及"首席推介官"称号 [3] - 政府出台配套方案发展文旅产业 推出惠民消费活动 主动将网络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3] - 高洪波强调要利用流量吸引游客 推广特产 促进卤鹅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 [3]
从一只卤鹅看“破壁”之道(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35
现代物流打破空间壁垒 - 2024年1-4月中国快递业务量超600亿件,日均处理量达5.5亿件,显示物流网络高效运转[1] - 无人机配送巫山脆李、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等案例体现物流技术推动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1] - 基础设施"硬联通"构建经济循环高速路,促进边疆产品出海与山区特产下山[1] 互联网经济消除信息鸿沟 - 数字化发展使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流量曝光快速触达全国消费者[1] - 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消费精准匹配,优质产品可高效找到目标客群[1] - 线上渠道推动地方特产全国化、国际化,形成文化价值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融合[1] 服务创新突破情感壁垒 - 荣昌区"五一"游客量达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显示文旅服务创新成效[2] - 高铁增开、公交免费等城市级服务配套提升消费体验,强化情感认同[2] - 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旅游等案例证明情感连接对城市IP塑造的关键作用[2] 产业跨界融合趋势 - 破壁效应推动产品、产业及城市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与发展空间[2] - 基础设施联通(通)与壁垒破除(破)是产业融合(合)的前提条件[2] - 特色资源优势通过数字化、物流和服务创新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3]
消费数据超越上海,这个西部城市凭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04 10:14
重庆与上海消费数据对比 - 2024年1-4月重庆社零总额5385.43亿元同比增长4.4%,上海5355.46亿元同比下降0.3%,重庆首次超越上海成为消费总额最高城市 [1] - 2025年1-2月、一季度、1-4月重庆社零总额分别为2831.83亿、4204.32亿、5385.43亿,均高于上海同期的2777.4亿、4057.45亿和5355.46亿 [1][2] - 两城社零总额差距从1-2月的54.43亿元缩小至1-4月的29.97亿元 [9] 重庆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1-4月重庆餐饮收入增长6.6%,商品零售增长4.0%,体育娱乐用品和通讯器材类商品呈现两位数增长 [6] - 2024年常住人口3191.43万人形成庞大消费基本盘,中低收入群体基数大使得家电补贴等政策更易转化为消费动能 [6] - 五一假期重庆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荣昌区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 [7][8] 城市消费实力差异 - 2024年重庆社零总额15677.37亿元在全国七大"万亿之城"中排名第二,比北京高2116.81亿元 [4] - 2024年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55%以上,举办品牌首发活动近3000场,新增首店1269家含17%高能级首店 [10] - 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670.59万人次同比增长84%,重庆127万人次 [13] 消费政策导向 - 重庆2025年扩消费"六大工程"方案目标社零总额增速达5%,商业增加值增速6%以上 [14][16] - 上海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城乡居民增收和消费提质 [16] - 重庆侧重扩大消费规模,上海聚焦提升消费能级,反映两地发展逻辑差异 [16]
5天拉动20亿元消费!一只“鹅”让一座小城“狂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2:24
网红效应与流量经济 - "卤鹅哥"林江通过跟随美国网红"甲亢哥"投喂荣昌卤鹅,在社交网络爆火,抖音粉丝从16.38万飙升至破百万,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2亿次,相关话题总浏览量超5亿次[3][4][5] - "卤鹅效应"直接拉动荣昌卤鹅销量增长10倍,快递单量增长超20倍,全区重点商贸企业日均直接拉动消费超1亿元[8] - 五一假期荣昌卖出290150只卤鹅,游客量同比增长743%,夏布小镇取代洪崖洞成为重庆新晋网红打卡地[8] 文旅消费与产业联动 - 荣昌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200万,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3] - 美食旅游成为新趋势,"逛吃游"激活全域经济,荣昌卤鹅成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递媒介[17] - 地方特色美食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特色美食激活全域经济"的产业闭环,契合乡村振兴战略[18] 卤鹅产业地域分布与广东机遇 - 国内卤鹅相关企业达3608家,西南地区占比45.23%,广东以869家居全国首位[22] - 广东四大名鹅中开平马冈鹅年产值超56亿元,年销量约1亿只,占广东烧鹅原料80%[27] - 广东通过预制菜产业园推动马冈鹅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建设"马冈优品"品牌冲刺百亿级目标[27] 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 网红美食需关注供应链完整度、品质稳定性和服务体系升级,流量之外更需可持续发展能力[28] - 荣昌案例展示"流量—留量—增量"路径,政府快速响应与全产业链护航是关键[28] - 农文旅融合下,特色美食成为文化叙事支点,潜在国民IP藏于地方烟火气中[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