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霸凌
icon
搜索文档
从斩获 6 项艾美奖的英剧出发,和孩子讨论手机的使用 | Knock Knock世界
声动活泼· 2025-09-16 13:03
艾美奖与《混沌少年时》剧集影响 - 英国剧集《混沌少年时》在2025年艾美奖中斩获6个奖项,包括迷你剧最佳剧集、最佳男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 [1] - 该剧于2025年3月在Netflix播出后迅速火遍全球,并获得英国首相斯塔默公开推荐,其推动英国所有中学可将该剧作为免费教学材料播放 [1] - 剧集海外分级为M级(不建议15岁以下观看),核心议题为网络霸凌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发广泛社会讨论 [1] 播客节目内容与相关报告 - 公司旗下播客「Knock Knock 世界」第13期节目《不让中小学生用手机,大人们究竟在担心什么》以《混沌少年时》剧情为切入点,探讨青少年手机使用问题 [3] - 节目内容涵盖全球相关禁令与政策,如法国初中2024年9月实行的「数字休息」政策及澳大利亚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社交媒体最低年龄限制立法 [3] - 节目分析了「过度联网」现象、社交媒体商业模式对青少年的影响,并讨论禁令之外的解决方案 [3] - 公司「十分之一信箱」同步发布了法国专家报告《孩子与屏幕,寻找失去的时间》的节选编译,该报告由法国总统马克龙要求组建的专家委员会撰写,旨在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3] 播客产品信息 - 播客「Knock Knock 世界」由「声动活泼」和「十分之一」联合出品,定位为与少年一起解锁全球新鲜事 [4] - 节目更新频率为每周一、三、五早晨6:00,每期时长10分钟,第一季更新周期为2025年3月25日至2026年3月24日 [4] - 产品定价为365元/年,已在各大音频平台上线并提供三期免费试听节目 [4]
模仿杨坤被起诉,真是明星“开不起玩笑”?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9:19
明星模仿行为的法律争议 - 网红"四川芬达"通过模仿杨坤经典造型、夸张表情动作及使用戏谑称呼(如"拉布拉昆""黄焖鸡米坤")迅速走红,1个多月内涨粉超百万[2] - 模仿行为是否侵权主要依据两点:是否假借名人名义误导消费者(侵犯知情权)以及是否侵犯肖像权、名誉权[2] - 2015年汪峰起诉模仿者丁勇胜诉案例显示,未经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肖像需赔偿(判赔10万元)[2] 模仿行为的行业现状与潜在风险 - 多数明星模仿账号未走到诉讼阶段,因模仿行为客观上提升明星知名度,明星常选择宽容处理[3] - 模仿行为存在法律风险,但行业普遍存在"默契":模仿者获利与明星曝光形成共生关系[3] - "四川芬达"案例中模仿动作低俗化(如"撅屁股""挂档")并篡改歌词,可能构成侮辱而非单纯模仿[3][4] 公众人物权益与网络道德边界 - 公众人物对肖像权、隐私权的让渡存在边界,恶意丑化行为可能逾越法律与道德底线[4] - 网络环境中恶趣味模仿易被"娱乐至上"氛围合理化,但实质模糊道德边界并助长审丑文化[4] - 明星拒绝恶意模仿的立场具有合理性,放任此类行为可能导致"流量密码"异化为网络霸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