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债违约
icon
搜索文档
华南城遭香港法院清盘,步入“预料”中的清算时刻
华夏时报· 2025-08-12 15:37
华南城清盘事件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周伟成及潘路洋被委任为清盘人 [2] - 清盘原因是重组方案未能获得债权人足够支持,成为自中国恒大以来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房地产公司被清盘案例 [3][8] - 美元债近期交投不活跃,债权人计划通过清盘变卖资产及维好诉讼追偿 [2][7] 国资纾困历程 - 2021年12月深圳特区建发集团通过配股融资19.1亿港元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5] - 特区建发后续提供多维支持包括:12.57亿港元收购物业公司50%股权、110亿港元股权投资基金、50亿港元收购西安项目69.35%股权 [6] - 2023年3月推动签署60亿港元银团贷款,年利率4.7%,预计年省利息2-3亿港元 [6] 债务危机恶化 - 2023年12月五只美元债展期方案未获债权人同意 [6] - 2024年2月特区建发公告明确不并表、不兜底立场,与公司划清界限 [7] - 2024年6月花旗国际起诉特区建发索赔14.07亿美元未履行维好协议义务 [8] 经营财务状况 - 2024财年物业销售收入29.95亿港元占比73%,同比增长18.7%但后续增长乏力 [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提亏损24.83亿港元,自持资产占非流动资产87.04% [10] - 计息债务302.2亿港元中即期182.41亿港元,现金仅7.177亿港元且94%受限 [11] - 年度亏损89.76亿港元创上市记录,融资成本同比增140.3%至15.22亿港元 [11] 商业模式与市场影响 - "华南城模式"以商贸物流园为主,深圳项目曾获政府重点支持 [9] - 香港法院清盘裁决强化"无实质进展即司法出清"先例,预示海外投资者将更依赖司法途径 [8] - 特区建发投资账面亏损81%,当前持股价值低于初始19.1亿港元投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