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业数据造假
搜索文档
特朗普要操控美联储?任命亲信当理事,还施压降息50点
搜狐财经· 2025-10-11 22:45
美联储的政治干预风险 - 特朗普任命白宫现职人员米兰为美联储理事,打破了1951年《财政部-美联储协议》确立的央行人事独立于政府的传统[3] - 新任理事米兰在利率决策会议上公开与其他理事唱反调,主张降息50个基点,远超共识的25个基点,被认为是在顺应特朗普的意图[3] - 业内担忧此举是特朗普试图“遥控”美联储的开端,未来可能通过安插更多亲信和排挤反对者来完全控制央行决策,使其丧失独立性[4] 经济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 美联储9月降息的依据——就业数据被指水分过大,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间,美国官方报告的新增就业人数被累计下修91.1万人,相当于此前公布数据近一半为虚增[4] - 8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仅2.2万人,失业率升至2.9%,显示就业市场疲软[4] - 数据失准的原因为疫情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统计模型过时,以及调查回复率低、政府统计部门预算不足无法优化系统[4] - 决策依赖严重滞后的修正数据,导致美联储如同“盲人摸象”[4] 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 - 美联储18位理事对未来降息路径存在严重分歧,9人认为年底前需再降息两次,6人认为最多降一次,另有1人主张应加息[5] - 分歧根源在于决策面临多重矛盾:需应对就业市场疲弱,但又担忧通胀高企及股市估值过高可能引发的泡沫风险[7] 对美元体系信心的潜在冲击 - 政治干预、数据失真及内部分歧共同侵蚀美联储作为“经济消防员”的专业和独立形象,损害其公信力[7] - 若投资者形成美联储决策受白宫主导的认知,可能动摇全球对美国国债和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信心,促使各国央行寻求替代方案[7] - 央行独立性的丧失和决策短期化,可能引发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重大震荡[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