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式资本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美学者: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中国,而不是对其成功视而不见
搜狐财经· 2025-06-08 06:40
美式资本主义的本质与困境 - 美式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是逐利至上,国内外政策几乎完全围绕资本利益展开[1] - 美国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将制造业大量外包,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并非中国"偷走工作"而是资本追逐成本洼地的结果[2] - 美国高铁系统缺失并非技术不足,而是因短期"不能赚钱",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长期缺位源于"无利"逻辑[2] - 美国政府已"新自由主义式地退出公共领域",将医疗、教育等交给市场机制,形成"企业统治"而非公共服务[3] - 美国企业政治游说花费超数百亿美元,政策制定被资本操控,政府沦为"资本利益执行者"[3] 中国经济的制度优势 - 中国经济是"国有主导、民企活跃"的混合模式,政府保留关键领域主导权并识别市场失灵进行修正[4][5][6] - 中国高铁等关键领域突破源于国家战略主导,政府协调私营部门与国有部门协同发展[5] - 中国制度核心逻辑是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利益,通过五年计划、双碳目标等政策体现公共导向[7] - 中国在面对贸易战时展现出韧性,通过自主产业链建设、技术替代和一带一路协作强化竞争力[8] 制度效率与执行差异 - 中国制度表现出更高组织效率与协调力,贸易战中未如美方预期崩溃反而加速技术自主[8] - 美国决策层低估中国制度优势,贸易战反而推动中国加快技术替代与对外布局[8] - 美国面临基础设施老化、社会分裂等问题,内部危机通过压榨工人和输出通胀缓解的模式已近极限[8] 制度比较与学习可能性 - 中国成功源于"实用主义+国家能力"的现代化路径,未照搬苏联或美国模式[9][10] - 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榜样,因其快速增长并帮助大量人口脱贫,制度设计具有必然性[10] - 美国社会反思资本主义仍是禁忌,"学习中国"的意愿与能力存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