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预防

搜索文档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科技日报· 2025-08-15 09:19
暴雨后健康风险与防护措施 - 全国多地暴雨导致道路积水和洪涝 潮湿环境和漂浮垃圾形成病原体滋生温床 对公众健康构成隐患[1] - 专家提出三防重点 防病从口入引发的肠道疾病 防污水接触造成的皮肤感染 防蚊虫叮咬导致的虫媒传染病[1] 肠道疾病防护 - 洪水破坏饮用水设施和水源并影响食品安全 洪水中存在多种粪口传播病原体 携带粪便和动物尸体易滋生大量病原体[2] - 被淹没区域食品和饮用水受污染引发肠道传染病流行 常见疾病包括细菌性痢疾和肠道病毒感染 症状表现为发烧腹泻恶心[2] - 防护建议包括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避免共用毛巾并经常消毒 饮用纯净水瓶装水或开水避免生水[3] - 食用热加工饭菜 不食用病死淹死牲畜禽类 出现发烧恶心症状尽早就医防止疾病发展[3] 皮肤感染防护 - 积水表面漂浮大量生活垃圾 高温高湿环境催化污染物加速病原体滋生繁殖 长期接触污染积水易引发皮炎足癣等皮肤疾病[4] - 洪水淤泥中可能存在生锈钉子玻璃碎片等尖锐物品 划伤后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深处引发感染[4] - 需要蹚水出行时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污浊雨水 穿戴雨衣雨鞋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 保持皮肤干燥洁净[4] - 回家后立即清洗消毒皮肤 小伤口使用碘伏酒精消毒 深伤口立即就医防止破伤风感染[4] 虫媒传染病防护 - 洪涝后积水与粪便垃圾动物尸体构成蚊虫孳生理想环境 提高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5] - 疾病传播遵循人蚊人路径 需减少蚊虫孳生 检查清理花盆托盘等积水处 对水缸水箱做好密封措施[5] - 外出配备防蚊帽穿长衣长裤 裸露部位喷涂驱蚊剂 居所安装纱门窗蚊帐等防蚊设施 夜间使用蚊香驱蚊液等灭蚊设备[5]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9:50
强降雨后传染病预防措施 - 强降雨后居住环境破坏及高温高湿天气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发生,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1] - 积水易孳生蚊虫,粪便垃圾堆积会孳生苍蝇,需警惕自然疫源性疾病 [1] 饮水卫生管理 - 不喝生水,饮用煮沸水或卫生合格的瓶装水/桶装水 [2] - 禁止使用雨水或其他来源不明的水进行做饭、洗菜和洗漱 [2] 饮食卫生管理 - 被雨水浸泡的食品、饮料或药品建议直接丢弃 [3] - 雨水淋过的厨具餐具需彻底清洗消毒后再使用 [3] - 食物需彻底煮熟煮透,熟食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并防止苍蝇污染 [3] - 禁止食用腐败变质食品 [3] 个人卫生习惯 - 饭前便后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无洗手条件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4] - 禁止随地大小便,生活垃圾需投放至指定暂存处由专人处理 [4] 环境卫生管理 - 密闭场所和居室需保持通风和空气流通 [5] - 需共同灭蝇并消灭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 [5] - 雨水浸泡的住所入住前需清污消毒,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6]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 - 严格遵守食品卫生规章制度,身体不适立即暂停工作禁止带病上岗 [7] - 操作中需生熟分开避免生食病原体污染直接入口食物 [8] 健康监测与生活方式 - 保持作息规律适度锻炼避免过度疲劳,做好心理调适提高免疫力 [9] - 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皮疹结膜红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可疑接触史 [9]
夏季肠道传染病多发,专家提醒当心病从口入
新华网· 2025-07-10 18:10
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 [1] - 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食物、饮用水和日常生活接触 [1] - 常见病原体包括5类细菌和5类病毒 [1] 疾病症状与危害 -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不振 [4] - 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贫血和抵抗力下降等并发症 [4] -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脱水甚至危及生命 [4] 预防措施 - 饮用水需煮沸后饮用 [4] - 食物和厨具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 - 剩菜需密封冷藏且存放不超过24小时 [4] - 再次食用前需彻底加热 [4] -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易带病原的水产品 [4] 卫生习惯建议 - 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 [4] - 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腐败变质食物 [4] - 生食必须彻底洗净 [4] 治疗建议 - 出现腹泻症状不宜禁食禁水 [4] - 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4] - 一般症状2-3天内可自行改善 [4] - 出现高热、脓血便或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 [4]
防范肠道传染病要把好三道关
广西日报· 2025-06-02 09:41
洪涝灾害后的健康防护措施 - 南方雨水多导致洪涝后易发生感染性腹泻、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需注意预防[1] - 洪涝灾害期间需把好饮水、食物、环境三道关以防止肠道传染病[1] - 水源可能被粪便、垃圾、动物尸体污染,直接饮用生水风险极高,建议煮沸后饮用或选择合格瓶装水和桶装水[1] - 临时饮用水(井水、河水等)应在疾控机构指导下澄清、消毒后再使用[1] - 装水容器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1] 食物卫生管理 - 尽量选择未被淹的瓜果蔬菜[1] - 如确需食用受淹新鲜瓜果蔬菜,需用100-2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浸泡20-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1] - 可蒸煮食品应充分加热后食用[1] - 被洪水浸泡的包装食品若出现胀包、渗漏、霉斑即使未过期也不能食用[1] 环境清洁与消毒 - 洪水退后需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2] - 在房屋安全前提下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冲刷墙壁地面[2] - 需彻底清除屋内霉菌,清洁擦拭各类被污染物品[2] - 全面清扫院落及周边环境,彻底清除淤泥、垃圾等污物[2] - 可选择84消毒液、含氯消毒泡腾片等对家庭环境进行消毒[2] 腹泻处理措施 - 发生腹泻时可喝盐糖水防止脱水(500毫升水加1小撮盐加4勺白糖)[2] - 可服用蒙脱石散,但儿童用药量需遵医嘱[2] - 出现便血、体温39℃以上不退、眼睛凹陷等危险信号需及时就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