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预防

搜索文档
夏季肠道传染病多发,专家提醒当心病从口入
新华网· 2025-07-10 18:10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夏季高温高湿,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夏季常见的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肠道 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播,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吴伟慎介绍,常见的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副溶 血性弧菌、志贺菌等;常见的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病毒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等。 专家提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高温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水需煮沸后再饮用,食物和厨具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 应及时密封冷藏在冰箱内。"要注意冰箱不是'保险箱',吃剩的食物存放尽量别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需要热透,同时应避免生食、半生食 易带致病原的水产品。"吴伟慎说。 此外,平时应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食食物一定 要洗净。 专家提醒,如出现了腹泻症状,不提倡禁食禁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症状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如果腹泻病情不 重,一般通过 ...
防范肠道传染病要把好三道关
广西日报· 2025-06-02 09:41
洪涝灾害后的健康防护措施 - 南方雨水多导致洪涝后易发生感染性腹泻、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需注意预防[1] - 洪涝灾害期间需把好饮水、食物、环境三道关以防止肠道传染病[1] - 水源可能被粪便、垃圾、动物尸体污染,直接饮用生水风险极高,建议煮沸后饮用或选择合格瓶装水和桶装水[1] - 临时饮用水(井水、河水等)应在疾控机构指导下澄清、消毒后再使用[1] - 装水容器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1] 食物卫生管理 - 尽量选择未被淹的瓜果蔬菜[1] - 如确需食用受淹新鲜瓜果蔬菜,需用100-2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浸泡20-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1] - 可蒸煮食品应充分加热后食用[1] - 被洪水浸泡的包装食品若出现胀包、渗漏、霉斑即使未过期也不能食用[1] 环境清洁与消毒 - 洪水退后需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2] - 在房屋安全前提下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冲刷墙壁地面[2] - 需彻底清除屋内霉菌,清洁擦拭各类被污染物品[2] - 全面清扫院落及周边环境,彻底清除淤泥、垃圾等污物[2] - 可选择84消毒液、含氯消毒泡腾片等对家庭环境进行消毒[2] 腹泻处理措施 - 发生腹泻时可喝盐糖水防止脱水(500毫升水加1小撮盐加4勺白糖)[2] - 可服用蒙脱石散,但儿童用药量需遵医嘱[2] - 出现便血、体温39℃以上不退、眼睛凹陷等危险信号需及时就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