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机构减持退出

搜索文档
A股持续回暖,创投“募投管退”通了!
证券时报· 2025-08-17 22:16
A股市场回暖与股权投资机构减持现象 - 近期A股市场持续回暖,沪指创出四年新高3704.77点,年内累计上涨10.29%,深证成指涨11.71%,创业板指涨18.33%,科创综指涨27.21% [1][8] - 市场信心修复背景下,股权投资机构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退出明显增多,8月以来近270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其中超80家涉及股权投资股东,合计减持金额超百亿元 [1] 典型案例分析 - 翔腾新材4家基金股东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合计减持206.06万股(占总股本3%),股份来源为IPO前发行股份 [4] - 威唐工业股东无锡高新创投拟减持70.14万股(占总股本0.3973%),减持原因为新项目投资需求,股份来源包括IPO前股份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 [4] - 上纬新材股价年内涨幅达15倍,最高价110.48元/股,股东金风投控已减持158.44万股(占比0.39%),并计划协议转让4.4%股份,该机构2016年以增资方式取得10%股权 [5] 市场机制与趋势 - 股权投资退出与市场表现强相关:4月市场调整时仅75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5月增至130家,6月110家,7月近150家,8月上半月已超80家 [7] - 减持行为反映资本市场"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加速,属于市场化退出机制,短期扰动股价但长期价值仍取决于公司成长性 [2][9] - 私募基金退出以上市退出为主(含境内外IPO),需遵守锁定期及减持规则,非上市退出方式包括股权回购、转让及清算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