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胃癌防治
icon
搜索文档
Nature Medicine:WHO最新数据,幽门螺杆菌或导致1200万人患胃癌
生物世界· 2025-07-08 16:18
胃癌全球负担与预防策略 -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 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所致 且可通过有效治疗预防 [1] - 年轻人群(<50岁)胃癌发病率上升 叠加人口老龄化和增长因素 预计未来几十年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将上升 可能逆转当前防治成果 [2] - 2008-2017年全球出生人口中 预计1580万人会在一生中患胃癌 其中76%(1190万)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 [3] 病因与预防措施 - 非贲门胃癌(NCGC)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引起 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预防 [4] - 2013年IARC/WHO建议各国基于疾病负担和成本效益分析 探索人群筛查和治疗计划 [5] - 目前高风险地区仍缺乏人群层面实施项目 且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研发动力不足 [6] 区域分布预测 - 若不干预 2008-2017年出生人群中将有1560万胃癌病例 其中1190万(76%)归因幽门螺旋杆菌 [8] - 亚洲将占1060万例(68%) 印度和中国合计650万例 美洲和非洲分别占13%(200万)和11%(170万) [8] - 58%病例发生在传统高发区 42%在低发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病例负担可能达2022年水平的6倍 [8] 干预效果分析 - 幽门螺旋杆菌筛查与治疗若实现100%有效性 可减少75%胃癌病例 有效性90%和80%时分别减少67.5%和60% [10] - 研究呼吁加大投入 通过人群筛查和治疗计划降低全球胃癌负担 [11]
专家:重视早筛早治 胃癌可防可治
人民网· 2025-04-29 10:30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旨在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1] - 人民健康开展"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系列肿瘤防治科普,邀请专家围绕胃癌防治进行科普[1] 胃癌致癌因素分类 - 强相关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60%-70%胃癌病例相关),遗传因素(家族史使风险增加2-3倍)[2] - 中度相关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腌制食品、缺乏新鲜蔬果)、吸烟饮酒(量与风险正相关)[2] - 弱相关因素:慢性胃病(萎缩性胃炎等)、职业暴露(如石棉接触),中老年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3] 胃癌早期预警信号 - 消化道出血:柏油样黑便或呕血[5] - 不明原因消瘦:体重短期下降超10%伴食欲减退[6] - 持续性疼痛:上腹胀痛服药不缓解[7] - 腹部肿块:左上腹包块或锁骨淋巴结肿大[8] - 吞咽困难:肿瘤侵犯食管导致的哽噎感[9] 胃癌筛查与防治措施 - 早期胃癌治愈率超90%,进展期5年生存率不足30%,凸显早筛重要性[11] - 筛查手段:普通胃镜(5-10分钟)、无痛胃镜(推荐45岁以上年检)、磁控胶囊内镜(无创但无法活检)[11] - 防治建议:根治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饮食调整(减少腌制食品、增加西兰花等抗癌食物)、戒烟限酒、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11]
直播预告:胃癌如何防、怎么治?
人民网· 2025-04-27 15:01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旨在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 倡导公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 - 人民健康开展"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系列肿瘤防治科普 邀请专家进行肿瘤防治系列科普 助力形成加强肿瘤防治的社会氛围 [1] 胃癌防治重要性 -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 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负担 对公共卫生提出严峻挑战 [1] - 了解胃癌病因表现 治疗预防等知识 对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促进早期发现与干预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胃癌防治专家直播 - 4月28日14:00-15:00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陈小兵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医师陆俊将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 解答胃癌防治相关问题 [1] - 陈小兵为医学肿瘤学博士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 陆俊为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引进人才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医学博士后 东京有明医院高级访问学者 [2] 直播观看方式 -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 点击"名医直播"进入栏目收看 [3] - 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