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自给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逆袭:从“贫油国”到全球能源巨头的华丽转身
搜狐财经· 2025-07-05 23:03
中国能源产业崛起 - 中国从"贫油国"逆袭为全球能源产业领导者,颠覆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石油潜力的传统认知 [1] - 石油开采技术创新、页岩油突破和海底油田开发是推动这一转变的核心因素 [1][3] - 李四光的地质研究为中国石油勘探奠定基础,发现沉降带与全球产油区相似的地质特征 [1][3] 技术突破与产量增长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页岩油产量达21.5万吨,全球排名前三 [3] - 自主研发的"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攻克文昌海域500米水深、120℃极端环境开采难题 [5] - 页岩油技术结合美国经验与中国地质特点,打破资源限制实现能源自给 [5] 国际战略布局 - 从能源需求方转变为供应方,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 [7] - 深化与俄罗斯、沙特等产油国合作,推动能源供应链多元化 [9] - 通过技术输出为全球能源供应贡献新力量 [7][11]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平衡能源开采与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是降低环境影响的关键 [9] - 面临可再生能源竞争压力,需强化资源多样化供应 [9] - 持续提升深海和页岩油技术以维持全球竞争力 [11]
谁在守护中国的能源咽喉
观察者网· 2025-06-26 22:58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项目投产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中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探明天然气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2025年全面投产后年产气量达45亿立方米,相当于海南省2023年天然气消耗量的1.67倍 [2][4][14] - 项目采用"深浅结合"开发模式,构建地理跨度超170公里、水深跨度超1500米的超大规模生产设施集群,部署12口深水气井,新增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4条脐带缆 [12][13] - 二期工程攻克7项世界首创技术,包括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自动发球管汇,以及脐带缆光连接器、海洋平台透平发电机等国产化装备 [13] 深海油气开发技术突破 - "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总重量超5万吨,最大排水量11万吨,高度约120米,采用3项世界首创技术和13项国内首创技术 [10] - 项目填补中国在超深水油气开发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形成完整深水钻完井、勘探开发和运维技术体系,关键设备自主化率从33%提升至80% [10][15] - 开发团队攻克深水高温高压钻完井技术、1500米级水深聚酯缆锚泊系统等世界级难题,地层温度达138摄氏度,压力超69兆帕 [9][10][15] 南海能源资源潜力 - 南海蕴藏约19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和110亿桶石油已探明储量,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40%,未探明资源潜力巨大 [4] - 预计到2025年,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盆地天然气探明储量将达1万亿立方米,推动建设"南海万亿大气区" [15] - 中国2023年石油消费量7.56亿吨,天然气消费量3900亿立方米,约70%石油和40%天然气依赖进口 [4] 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 "深海一号"年供气量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民生用气需求,通过香港、三亚、珠海等陆岸终端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15] - 项目带动周边气田开发形成气田群,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天然气管网,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 [15] - 中国75%石油进口依赖马六甲海峡,"深海一号"等技术突破有助于摆脱"能源咽喉"战略瓶颈 [4]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项目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升级,打造以"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为核心的"深水舰队" [15][16] -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海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海洋强国战略注入新动能 [16] - 一期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主力气田 [12]
中国化学(601117):当前时点如何看中国化学?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施工业务:国内受益煤化工投资提速,海外保持较高景气。当前海外能源不稳定因素增多,同时国内能 源需求稳定上行,叠加近期中美关税事件冲击,提高国内能源自给率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发展新疆煤化 工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今年新疆煤化工投资预计步入加速期,我们测算2025-2026 年预计 每年投资完成额为1177/2104 亿元,2025 年开始项目建设显著提速,2026 年有望步入执行高峰。中国化 学作为化学工程行业龙头,占据我国绝大部分煤化工份额,后续有望显著受益新疆煤化工建设提速。假 设每年煤化工投资中70%以EPC 订单形式实现,中国化学占其中至少50%以上份额,预计2025-2026 年 可分别获得订单391/736 亿元,占公司2024 年订单的10.7%/20.1%,预计可对冲国内其他品类化工订单 下滑,带动国内订单保持平稳增长。海外市场看,2024 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1133 亿元,占总订单的 30.9%,在去年海外订单大增165%的高基数上继续增长13%,海外业务开拓持续加码。随着近年来公司 签署的大量海外订单在今年陆续进入施工期,海外订单有望持续向收入传导,驱动公司整体营收与利润 加速。 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