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血管疾病
icon
搜索文档
气温突破33℃,就应警惕“热中风”!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51
脑血管疾病与高温关系 - 当气温突破33℃时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尤为突出应警惕"热中风" [1] - 空调房低温与户外高温形成较大温差是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室内外温差超过7℃时血管会急剧收缩或扩张对动脉硬化患者是致命打击 [1] 脑卒中风险机理 - 高温脱水导致血容量下降血液粘稠容易导致脑梗 [1] - 冷热刺激交替导致血压波动剧烈脑出血和脑梗均易诱发冷热剧烈变化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 [1] - 循环系统波动越大脑卒中机率越高健康需要顺应四时避免与环境对抗 [1] 脑卒中高危险人群 - 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如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烟雾病脑血管闭塞者 [2] - 身体机能减退血管硬化的老人和夜生活丰富熬夜胡吃海喝的年轻人 [2] 脑卒中预防与救治 - 应适度防暑及时补水规律作息避免过大幅度的冷热交替 [2] - 发现脑卒中时应及时脱离过冷过热环境保持呼吸通畅侧头防止呕吐误吸并迅速寻求专业帮助 [2] - 卒中发生后4 5到6小时是救治黄金期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治疗可使致残率降低40%溶栓时间窗内每延迟1分钟约增加190万脑细胞永久死亡 [2]
科普|气温突破33℃就应警惕“热中风”!
第一财经· 2025-07-10 22:55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 当气温突破33℃时,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尤为突出[1] - 室内外温差超过7℃时,血管会急剧收缩或扩张,这种剧烈波动对动脉硬化患者是致命打击[3] - 高温脱水导致血容量下降,血液粘稠,容易导致脑梗[3] - 冷热刺激交替导致血压波动剧烈,脑出血和脑梗均易诱发[3] 高风险人群 - 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烟雾病、脑血管闭塞者)[3] - 身体机能减退血管硬化的老人[3] - 夜生活丰富、熬夜、胡吃海喝的年轻人[3] 预防与救治措施 - 应适度防暑,及时补水,规律作息,避免过大幅度的冷热交替[4] - 卒中发生后4.5到6小时是救治黄金期,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治疗可使致残率降低40%[4] - 溶栓时间窗内每延迟1分钟,约增加190万脑细胞永久死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