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L4.5级

搜索文档
中国制造的RoboVan问鼎全球,九识智能的野心不止于车
华尔街见闻· 2025-09-30 18:53
公司核心产品与战略 - 九识智能推出的L系列重载无人车(5立方车型)解决了三大商业运营难题:行业领先的1.8吨载重使其能承载大宗货物,突破了重载场景限制[4];全面兼容公共直流快充桩,30%至80%电量补充仅需约35分钟,优化了运营成本结构[4];最大续航350公里且不依赖高精地图的NOA功能,提升了快速部署和规模化复制能力[4] - L系列的诞生标志着无人运力从城市“毛细血管”进入支撑商业运转的“主动脉”[5],公司战略从“造车、卖车”的传统逻辑,进化为构建智慧运力生态闭环,目标是成为城市级的移动空间管理运营商[6][7] - 公司产品矩阵完整,E系列(毛细血管)、Z系列(静脉)、L系列(主动脉)共同构成可混编协同的无人车队,覆盖从末端配送到重载运输的全场景,极大拓展了潜在市场总额与单车价值密度[20][21] 行业临界点与驱动因素 - 无人物流行业正迎来三大临界点交汇的“奇点”:核心零部件成本几何级数下降,激光雷达单价从2021年的10万元骤降至2024年的4000元,九识L4级无人车E6车型裸车价仅19,800元,使无人车总拥有成本具备与“人工+燃油面包车”模式正面竞争的资格[10][11] - 政策环境加速放开,2024年7月《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取消“安全员强制随车值守”要求,并允许L4级车辆开展全域商业化载货运营[12];四川、江西、山东等地向公司发放数百张快递无人配送车专用车牌,为规模化收费运营提供了合法合规的制度环境[13][14] - 商业模式从“产品交付”进化到“运营整合”,公司通过与“三通一达”、大型商超等深度合作,将无人车深度整合进客户运营流程,提供深度整合的运力解决方案[15]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公司商业模式是“硬件销售 + FSD订阅 + 轻资产租赁”的多元化组合,类似“轮上AWS”,以颠覆性低价硬件作为获客入口,通过高毛利软件订阅服务获取经常性收入,并将客户固定资产投入转变为运营费用[28][29][31] - 实际运营案例验证了其经济性:在内蒙古,2台Z5无人车每月成本3500元,替代传统模式8000元,降本幅度达56.25%[26];在江苏,某烘焙品牌使用Z5冷链无人车每月运营成本低于3350元,相比传统模式11000元,降本幅度达69.5%[26] - 公司技术实现从L4到L4.5的跨越,摆脱高精地图依赖,能在仅有车道级标精地图的区域行驶,并实现不依赖固定线路的自由点对点导航,提升了系统对真实世界复杂性的适应能力[33][34][35] 生态构建与全球布局 - 公司通过绑定“三通一达”、极兔速递等头部快递企业掌握场景入口,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进行技术储备,构筑“场景即壁垒”的生态优势[36] - 在合规与出海方面,公司已落地全国32个省份,并参与新加坡TR-68自动驾驶技术规范的修订,斩获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从“规则遵守者”转变为“规则参与制定者”[37] - 公司在迪拜自动驾驶挑战赛获奖,并与迪拜交管局签署战略合作,与中东最大邮政集团7X成立合资公司,展现出用中国制造的RoboVan征战全球的野心[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