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性化
icon
搜索文档
每个人都在教大学生做人,却不在意他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虎嗅· 2025-07-04 14:06
大家好,我是王佳莹,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我是一名普通的高校心理教师,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这是我工作的地方,一间小小的心理咨询室。在过去的10年里,无数皱着眉头的年轻人来过这里。 直到现在,我仍然常常感叹并感恩于自己的幸运,能够面对真实的人、感受那些真挚而复杂的情感,与他们一同探寻可能性。我从事着自己最喜欢的工 作。 我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我们学校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当他们来做咨询的时候,我们会统计他们为什么来咨询室。在所有主诉原因中, 排名前三的是自我探索、情绪困扰和人际关系。 今天,我想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和大家分享我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观察。 一、"我是谁?" 在咨询室里,学生们常常表现出对自我深深的困惑。他们用各种各样的例子和方式诉说着: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优点,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不 知道自己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我不知道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他们会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听我爸妈的安排,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可是,最让我难过的是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在大学里,关于自我主题的课程中,老师一定会带领学生做这样的一个练习,叫"20个我是谁", ...
职业选择的真相:薪水前途之外,童年如何导演你的职场剧本?
36氪· 2025-06-09 10:36
是那个早早懂事,像"小大人"照顾弟妹、分担家务的孩子? 夜深人静,加班的灯光刺眼,或是面对职业瓶颈的无力感袭来时,你内心是否会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我选这份 职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高薪?前途?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但当高薪填不满内心的空洞,前途清晰却步履维艰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职业选择的密码,远比账面上的数字和 职位图更复杂、更幽深。它像一面镜子,无声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恐惧,以及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成长印 记。 一、童年烙印是职业剧本的隐秘起点 花几秒,回想你的童年—— 还是那个在父母严苛下,连说话都小心翼翼、内心压抑的乖小孩? 或是那个渴望关注却常被忽视,用"好成绩"换取肯定的"隐形人"?...... 这些童年形成的核心体验和应对模式,如同无形的脚本,悄然导演着我们成年后的职业走向。 来访者小李童年缺少父爱,母亲独自支撑。她早早成为"情感支柱"。成年后,她本能选择了护士。高强度工作让 她疲惫,但她说:"每次病人康复,'被需要'的感觉,能填满我心里的空洞。"她的职业远非理性权衡,更像在用 专业角色重复并疗愈童年被迫承担的"照顾者"使命; 来访者小张从小被严格管控,深感无力。如今作为经理,他对权力格外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