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

搜索文档
每个人都在教大学生做人,却不在意他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虎嗅· 2025-07-04 14:06
大家好,我是王佳莹,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我是一名普通的高校心理教师,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这是我工作的地方,一间小小的心理咨询室。在过去的10年里,无数皱着眉头的年轻人来过这里。 直到现在,我仍然常常感叹并感恩于自己的幸运,能够面对真实的人、感受那些真挚而复杂的情感,与他们一同探寻可能性。我从事着自己最喜欢的工 作。 我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我们学校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当他们来做咨询的时候,我们会统计他们为什么来咨询室。在所有主诉原因中, 排名前三的是自我探索、情绪困扰和人际关系。 今天,我想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和大家分享我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观察。 一、"我是谁?" 在咨询室里,学生们常常表现出对自我深深的困惑。他们用各种各样的例子和方式诉说着: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优点,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不 知道自己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我不知道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他们会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听我爸妈的安排,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可是,最让我难过的是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在大学里,关于自我主题的课程中,老师一定会带领学生做这样的一个练习,叫"20个我是谁", ...
当“排便自由”冲上热搜:孩子们如何受困于优绩主义?
虎嗅· 2025-06-05 07:4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香菜,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学生的"排便自由"成为热搜话题。由于休息时间不断被压缩,许多孩子一周只排便一次,甚至有 医生表示,接诊过10位一个月无法排便的学生。而据媒体报道,"便秘"的原因既与饮食结构、运动等物 理因素有关,更与如厕环境、学习的压力等心理因素相关。 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 扰。这意味着,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议题。 2023年,财新网报道了发表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的研究,其中指出:中国总体自 杀死亡率显著下降,自杀预防工作取得成效,但儿童青少年组自杀死亡率的上升值得关注。 以下是心仪的自述。 焦虑的孩子:无法前进,也不能停下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室,我经常遇到无法考试的小孩。就是那种考试前还好好的,跟朋友约着去吃好吃 的,但一进考场,人就崩溃了,开始冒冷汗、呼吸不畅等等,最终不得不中途离开,被送进咨询室。这 非常常见。 前两天有一个孩子也是一样的情况,月考考不下去,于是第二天就请假了。但请假之后,她还是觉得不 能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