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运维
搜索文档
三大头部互联网企业交锋,AI时代可观测边界出现了吗?
36氪· 2025-10-22 17:31
LLM 的推理能力与生成式 AI 的数据理解能力,为可观测技术的演进提供了全新思路。另一方面,可观 测技术也在反哺 AI 领域。那么, AI 与可观测技术是如何双向赋能的?AIOps 从实验到生产、从口号 到落地的行动路径又是怎么样的? 李也:一是 "AI for 可观测"。过去,我们需要手动编写 SQL 来提取和分析数据。而现在,只要为大模 型提供清晰的上下文和数据格式,它就能出色地自动生成 SQL、配置大盘和定时任务。我们内部评测 显示,在上下文充足时,大模型在此类任务上的准确率可达 80%-90%,甚至超过不熟悉 SQL 的工程 师。这意味着,数据的提取方式已被彻底改变。 在更复杂的探索性、关联性分析方面,AI 同样能提供助力。例如,将复杂的系统场景截图交给大模 型,其分析结果有时优于新手工程师。虽然它目前还无法替代专家进行根因分析,但已能显著提升所有 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从"给人看"转向"给 AI 看"。未来的关键不再仅仅是美观的可视化,而是如何以结 构化的方式组织数据,使其能高效地被大模型理解与利用。 二是 "可观测 for AI"。AI 系统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可观测需求。大模型的每次调用都会产生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