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搜索文档
倪萍:在人生的舍与得之间,活成自己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20:46
核心观点 - 访谈节目通过剖析主持人倪萍的职业与人生经历,诠释“舍得”智慧的内涵,即通过主动的舍弃与坚守,实现个人成长与价值升华,并以此与品牌理念相呼应 [3][18] 坚守,是把观众放在心上的执念 - 职业初期凭借“无知者无畏”的心态站上春晚舞台,仅入职一个月即承担重任 [7] - 随着经验积累,对岗位产生敬畏之心,通过反复打磨台词和语气(如从“今天天气很暖和”练到“热'死'我了”)来追求极致的自然与真诚 [7] - 在认识到自身局限性后,选择坚守并强化其独特的“亲和力”风格,将“说话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作为职业底色,专注于托起他人、连接观众 [9] - 面对岗位竞争压力(如《综艺大观》招聘新主持人)时,以积极心态将其转化为动力,并通过持续努力巩固地位,主持该节目长达五年共100期后主动选择离开 [9][10] 担当,是把人生的苦难活成底气 - 在事业巅峰期(2004年),因儿子被确诊先天性白内障且有失明风险,毅然选择离开央视舞台,舍弃万众瞩目的光环,承担起作为母亲的责任 [11][13] - 将此次重大的人生抉择视为一种必然的“舍得”,认为“舍”去舞台荣耀,“得”到至亲的健康是无憾的,并从中获得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与无畏 [13] 勇气,是不惧年龄的重新出发 - 离开央视后成功转型,凭借在电影《美丽的大脚》中的演出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为贴合角色不惜舍弃过往形象(如说方言、不化妆) [14] - 持续开拓新领域,包括写作、绘画(举办个人画展)及回归主持舞台,其真诚直率的风格(被称为“最佳嘴替”)在新一代观众中产生共鸣 [16] - 对新时代现象(如“躺平”)表现出理解与包容,认为不同世代面临不同的挑战与环境,强调“舍”下过往成就与包袱才能持续与时代同频 [16][18]
陈梦:“我的时代”不被定义
凤凰网财经· 2025-05-15 22:21
核心观点 - 访谈节目《舍得智慧人物》第七季通过奥运冠军陈梦的成长故事,诠释"舍与得"的智慧哲学,强调在逆境中蓄力突破的重要性 [1][23] - 陈梦的职业生涯印证"舍去执念、攒劲前行"的价值观,与舍得酒业"时光沉淀老酒"的品牌理念形成深度绑定 [23][24] 成长轨迹 天赋与早期训练 - 5岁接触乒乓球后产生强烈兴趣,省队训练时曾连续击打20筐球展现专注力 [3][4][6] - 13岁入选国家女二队(队内最小队员),通过每月循环赛机制残酷竞争(前三、四名可晋级一队,末位淘汰) [6][7] 国家队突破 - 2010年从国家二队晋升一队,期间舍弃安稳训练节奏,通过千万次挥拍积累技术 [7] - 东京奥运会女单夺冠后因"我的时代到来了"言论陷入舆论风暴,遭遇200天冠军荒与世界排名下滑 [8][9][11] 逆境重生 - 2024年釜山世乒赛中日决赛顶住压力战胜15岁日本新星张本美和,打破职业低谷 [13][15] - 巴黎奥运会卫冕女单金牌,赛前心态显著改善(对比东京失眠,此次携带咖啡蛋糕轻松备战) [16][17] 价值观映射 - 品牌通过陈梦故事强化"舍短暂安逸/得长远突破"的关联性:舍去完美执念获得赛场韧性 [15][23] - 将运动员"攒劲"哲学与老酒酿造工艺类比,突出"时光沉淀"对品质的核心作用 [23][24] 节目与品牌联动 - 凤凰卫视、凤凰网与舍得酒业联合制作节目,内容深度植入品牌slogan"品老酒,攒智慧" [1][24] - 陈梦退役规划(开咖啡厅、体验运动)延续"人生多元舍得"主题,增强观众共鸣 [22]
粗布衣与噎瓜亭(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5-10 06:29
历史人物品格分析 - 晏子担任齐国国相期间生活极为简朴 穿粗布旧衣 坐劣马拉的简陋车子 饮食仅为糙米[1] - 晏子将齐景公赏赐的千金推辞不受 并表明"我家不贫"的态度 体现其物质需求极低[1] - 晏子区分啬/吝/爱三种行为 认为量入为出是君子之道 而囤积财富或既不舍人又不自养是小人之行[1] - 晏子虽自身节俭但慷慨助人 曾分粮食金钱给北郭骚 并在连续17天大雨时开仓赈济灾民[1] 历史人物教育影响 - 吕蒙正少年时生活极度贫困 与母亲栖身寒窑 连买瓜的钱都拿不出[2] - 吕蒙正任宰相后建造"噎瓜亭"以铭记贫苦经历 并拒绝接受能照二百里的古镜[2] - 吕蒙正重视教育投入 资助富言之子入学并预言其将成大器 该子后来成为宰相富弼[2] 历史人物精神传承 - 晏子与吕蒙正通过粗布衣和噎瓜亭等象征物 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呼应[3] - 两位历史人物的清俭被定义为灵魂抉择而非吝啬 具有驱散奢靡之风的示范效应[3] - 其节省行为最终转化为赈灾粮粟和教育投入 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影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