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精神

搜索文档
小品不小
人民日报· 2025-06-15 06:12
小品书法艺术 - 杨凝式《韭花帖》融合颜真卿点画技法与王羲之间架结构 形成清朗宽绰、简淡萧散的行书典范 [2] - 吴昌硕折扇书法以金石之气开创石鼓文新风 笔墨风格"用笔如铁 泼墨如潮" [2] - 溥心畬文房联作品融合十二月花神题材 展现清明闲静之美与清贵气质 [2] 全国小品书法展览 - 中国书法家协会时隔10余年举办第二届展览 抑制同质化痼疾 多元化风格初现 [3] - 展览出现真正小品书作特征:尺幅更小纸绢 笔简趣浓 纸短情长 但仍有作品存在大作品缩小版问题 [3] - 部分参展作品仍保留装饰拼接 文辞内容动辄数百至上千字 偏离小品书法本质 [3] 书法史经典小品 - 王羲之父子《奉橘帖》《中秋帖》等尺牍小品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入笔墨 [3] - 米芾《珊瑚帖》《箧中帖》展现刷字技法与天真率性的小品风格 [3] - 苏轼《一夜帖》等作品体现行云流水 舒卷自如的小品书法特征 [3] 书法创作趋势 - 当前艺术创作受"展厅效应"影响 普遍向大幅巨幅发展 引发业界警觉 [4] - 优秀书法创作需回归传统 超越功利 实现"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境界 [4]
李止:我像水一样在众山中穿行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09:20
艺术家李止的创作特点 - 创作以"山水"为精神内核,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中开辟出独特的艺术路径 [1] - 作品兼具诗意的含蓄与深刻,既是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凝望,也是对工业文明侵蚀的人文反思 [1] - 通过艺术消解某种焦虑,觅得精神归宿和人生意义 [2] - 突破各种现实束缚和技术藩篱的种种努力恰是文人画传统的精神回响和情感延续 [4] 艺术风格与技法 - 影像与绘画是艺术创作的双翼,自幼以传统的师承方式研习诗、书、画 [3] - 近期综合材料艺术力图在宋代艺术精神和当代审美语境的融会中彰显美学意义 [5] - 由影像的黑白氤氲朴素到绘画的色彩丰富斑斓,是艺术样态转化的一次壮行 [6] - 以泼为主,泼写结合,透过画面能够感受到隐匿其中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6] 艺术创作历程 - 经历一段彷徨和探索之后把目光投向了北宋艺术 [2] - 从早期的摄影集《温暖的镜头》到《向远处的风景》摄影展,再到《山行》《洪谷》《溪山》等摄影系列 [2] - 从《故山归梦》油画展到现在的综合材料艺术,不囿于一种范式 [4] - 近几年又有了新的目标方向,研究唐人与日本的艺术 [7] 艺术理念与影响 - 通过建构一个能够自主运行的艺术世界来安顿心灵,寻求人文思想的有效介入 [2] - 在人文缺失的时代,山水在影像和绘画中不单是山水,更带有对现实的对抗和对人生的拷问 [7] - 对待文化的时代创新,尊崇返古开新、化古为今的中庸之道 [4] - 具有独特的观照、运思方式,能够秘响旁通地将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梦幻作出融通 [5]
《梵高:画语人生》:走进艺术大师的灵魂世界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17:47
(原标题:《梵高:画语人生》:走进艺术大师的灵魂世界) 《梵高:画语人生》(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 ) 赵昭/文 《梵高:画语人生》是一部由安德鲁?哈顿执导的别具一格的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 法,为观众呈现了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绚烂而又短暂的一生。 影片采用了戏剧式纪录电影的形式,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和梵高写给亲人信件中的话语,生动地重现了 梵高的人生轨迹。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梵高的生活之中,亲身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挣扎与 追求。从梵高早期对宗教的狂热,到后来在弟弟提奥的鼓励下投身绘画,再到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 与高更的交往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影片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类型 : 纪录片 / 传记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梵高生平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他艺术精神的深入挖掘。梵高一生都在孤独中追求自 己的艺术理想,尽管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他始终坚持自我,用绘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 独特见解。电影通过对他人生经历的展现,让观众明白了他的艺术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息息 相关。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对爱情的渴望与失望,对孤独的感受与抗争,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