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卉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菊香四溢背后的产业升级
新华网· 2025-11-03 18:03
行业背景与历史挑战 - 菊花原产中国,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但产业曾长期面临“卡脖子”困境 [1] - 切花菊等商业品种95%以上依赖进口,存在品种单一、抗性差等问题 [1] - 野生和近缘种质资源分布零散、家底不清、性状不明,优异资源挖掘滞后,自主品种选育严重迟缓 [1] 研发进展与品种创新 -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启菊花遗传育种研究 [1] - 团队系统搜集、整理、保存与评价了从云贵高原到西北荒漠的野生菊花资源 [1] - 团队持续选育出不同花期的切花菊、园林小菊、盆栽小菊等系列新品种400余个 [2] 市场突破与产业影响 - 截至2025年,团队育成的切花菊、园林小菊品种已分别占我国市场上相关商业化品种的30%和60% [2] - 团队品种辐射70%的产区,打破了国外品种垄断 [2] - 以‘南农小金星’为代表的国产菊花品种已出口至日本、韩国等菊花生产大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4] 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 团队积极联合龙头企业共建育繁推示范基地,实现从实验室到货架的“加速跑” [4] - 在产学研合作推动下,‘南农丹心’、‘秦淮紫衣’、‘南农烟霞’等新品种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圈粉” [6] - 新品种带动了企业致富、花农增收,聚焦全产业链发展 [6]
繁花经济 要颜值更要产值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河南花卉产业现状 - 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产业发展优势,拥有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鄢陵蜡梅、周口荷花"五朵金花" [1] - 截止2024年底,河南花卉面积达136.3万亩,从业人员55.1万人,花卉市场168个 [15] - 花卉产业存在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交易模式亟待完善等问题 [1][15] 南阳月季产业 - 南阳是全国最大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拥有15.5万亩花田,年出圃16亿株苗木,占据全国60%市场份额 [2][4] - 南阳金鹏月季公司通过研发月季树使单株售价翻倍,并打造"月季大卖场"展示窗口,实现从销售苗木到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型 [2] - 产业面临二产加工能力薄弱、三产融合不足的挑战,专家建议深挖月季在药用、食用及工业领域的潜力 [4] 洛阳牡丹产业 - 洛阳已开发出牡丹画、牡丹瓷、牡丹籽油等15大系列500多种产品 [7] - 洛阳祥和牡丹公司通过新设备使牡丹花茶烘干效率翻倍,减少损耗 [7] - 洛阳宝芳生物科技开发出20余款牡丹类化妆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8] 鄢陵花木产业 - 河南四季春园林公司通过15年育种研发"四季春1号"紫荆树,售价达同规格苗木10倍 [9] - 该公司拥有12个《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自主知识产权紫荆新品种数量占全国85.7% [9] - 线上交易占比不足两成,鄢陵正推动与花易宝平台合作并建设花木数智化平台 [12] 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从"种植热土"向"产业蓝海"跨越,延伸产业链至二产、三产 [4] - 从"遍地开花"到"精品绽放",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8] - 从"苗木大集"到"智慧花谷",利用电商和数字化平台升级交易模式 [12] 专家建议 - 打造郑州为全国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强化市场流通枢纽地位 [13] - 发展"数字农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赋能产业链各环节 [13] - 建设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库,提高品种自给率 [15]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研发花卉衍生品,创新营销模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