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月季
icon
搜索文档
主干道一路繁花,武汉扮靓街头迎“双节”
长江日报· 2025-09-30 08:41
城市绿化美化行动概况 - 国庆节前夕,武汉市园林部门启动全市花卉布置和街景扮靓行动,通过更换时令花卉和打造园林小景来提升城市景观,营造节日氛围[1][2][10][11] 主要花卉布置与特色 - 武汉三镇街头共布置了1100余盆大型盆栽三角梅,这些三角梅多数为去年使用后经一年养护再度开花,体现了节约型园林理念[3][6] - 除大型盆栽外,还选用矮株型三角梅营造花带,例如在江岸区金桥大道、武昌区东湖路和沙湖大桥的中分带,形成玫红色花带景观[9] - 城市高架中分带布置了100余万株月季,并进行了花期调控,使其在国庆期间进入盛花期[18] - 在黄陂区岱黄高速、青山区高铁沿线等地,打造了32.9万平方米的花田花海,预计国庆节期间盛放[21] 重点区域景观提升 - 汉口沿江大道从长江二桥至江汉路长约4公里的路段,通过鱼纹花箱新栽美人蕉、五色梅、一串红等时令花卉,形成一路繁花美景[11][13] - 汉阳区在鹦鹉大道、江城大道等主要节点布置一串红、矮牵牛等花卉,其中江城大道形成"魔纹花坛"景观[15] - 武昌区对昙华林、红巷等旅游景点周边道路进行花卉更新,主打一品红、一串红等红色系花卉以营造喜庆氛围[16] - 市、区园林部门在武汉站、汉口站、洪山广场等重要窗口地带布置了30处创意花卉小景[23] 具体景观节点案例 - 武汉站东广场以"盛世中国,幸福国庆"为主题,打造长约130米、宽约80米的大型花卉小景,采用园林花境手法,使用数十种花卉植物[23][26] - 洪山区园林部门对武汉站西侧高架5000余平方米的闲置地块进行改造,拆除围挡并种植植物,使面貌焕然一新[25] - 汉口江滩北12门利用850平方米临街空间布置《歌唱祖国》花卉小景,以小提琴、音符为核心元素,配植向日葵、桑蓓斯等多种花卉[25] - 光谷武汉网球公开赛主场馆门前草坪布置了以网球拍、网球和武网标识为主题的花卉小景[25][28]
“祝福祖国”花篮亮相天安门广场 亮点揭秘
央视网· 2025-09-23 07:28
花篮组装过程 - 吊装工作由两辆吊车同时作业完成 将直径12米 总重60吨的篮盘固定在篮肚上[1] - 吊装准备工作至完成历时近3小时 需确保篮盘与篮体紧密结合[3] - 吊装合龙过程中四面观赏面均需工作人员监控 保持角度无变化[3] 花篮设计规格 - 篮体高度达16米 篮内包含18种寓意美好的花卉[5] - 采用196枝大型花及上百枝填充花 通过3D扫描定位技术确定焦点花与轮廓花位置[7] - 篮体南侧书写"祝福祖国 1949-2025" 北侧书写"欢度国庆 1949-2025"[5] 花卉材料创新 - 首次将月季作为焦点花寓意和平希望 向日葵象征自由幸福[5] - 新增10只和平鸽动物元素以三种姿态呈现 成为年度新亮点[5] - 选用鸢尾 翠菊 珙桐等新型花叶植物材料 推动大型花艺造型工艺创新[5] 工艺技术应用 - 根据设计图纸对照花卉原型进行色彩确认 优化仿真度表现工艺[7] - 持续应用3D扫描定位技术提升大型花艺造型的精确度与观赏效果[7]
夜读丨古人对20种植物的雅称,每个都美到不行
央视新闻· 2025-09-19 06:3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旨在通过介绍20种植物的中式雅称,展现中文语言的动人与唯美,以及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 - 这些雅称凝结了唯美而充满哲思的意趣,体现了草木皆有风骨、万物各有其风姿的意境 [19] 植物的中式雅称 - 月季被称为四季花,因其四季开花 [4] - 油菜花被称为芸薹,其中"芸"指黄色,"薹"指抽出的嫩芯 [4] - 兰花被称为幽客或香祖,因其馥郁袭人,弥旬不歇 [4] - 白杨被称为独摇,因其性甚劲直,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4] - 梨花被称为瀛洲玉雨,指降于仙山瀛洲的雨 [6] - 茉莉被称为萼绿君 [7] - 红山茶被称为都胜,白山茶被称为玉茗 [7] - 木槿花被称为舜华,源自《诗经》 [7] - 猕猴桃被称为苌楚,源自《诗经》 [10] - 金银花被称为忍冬,因其凌冬不凋 [10] - 石榴花被称为榴锦 [10] - 银杏被称为平仲 [10] - 桂花被称为广寒仙 [12] - 竹子被称为抱节君,因其劲直有节 [12] - 水仙被称为凌波,源自凌波仙子的神话 [12] - 芭蕉被称为扇仙 [12] - 芍药被称为将离,因其有惜别之意,古人分别时互赠 [15] - 菊花被称为九华,因其在农历九月开放,意为重九之花 [16] - 芙蓉花被称为绮帐,因其花貌似绮丽的帷帐 [16] - 荷花被称为芙蕖,其花苞称为菡萏 [16]
长安街沿线花坛9月中旬将向国庆元素转换
新京报· 2025-08-28 15:55
花坛设计与材料应用 - 应用100余种新优品种和乡土植物 其中40个新品种首次亮相 [1] - 硬质地面花坛首次应用高蓄水性多孔材料"灌溉毯" 可解决溢水和积水问题 [1] - 针对北京多雨气候选用抗热耐湿品种 雨后加强养护并及时调整萎蔫植物 [1] 花坛维护与转换计划 - 9月15日开始向国庆元素转换过渡 通过要素调整和局部更换花材实现 [1][2] - 花坛景观将持续至国庆 纪念活动后不大规模变动仅进行局部调整 [1] - 国庆期间将增加冷凉性品种和花期调控的菊花月季 花卉预计10月20日前后撤除 [2] 技术应用与成本控制 - "灌溉毯"技术若验证成功 将在国庆前换花时于硬质地面上大面积推广 [1] - 全市贯彻勤俭节约意识 通过延长花坛使用周期和局部调整控制成本 [1]
江苏5年统筹林业专项资金1.3亿元
新华日报· 2025-08-21 06:29
财政资金支持 - 近5年江苏统筹中央和省级林业专项资金1.3亿元支持林草种苗事业发展 [1] - 常熟市蔷薇属种质资源建设项目获得80万元林木良种培育资金 [1] - 江苏水木农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44万元苗木补贴 [1] 企业运营与成果 - 苏州市华冠园创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月季品种年均线上销售额超5000万元 [1] - 企业自主培育品种在蔷薇属资源开发与商业化育种领域位居全国前列 [1] - 江苏水木农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薄壳山核桃开发 含油率高品质优 [1] 产业规模与资源建设 - 中央及省级财政年均安排林木良种补贴资金约2600万元 [2] - 支持建设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基地和种质资源55处 总面积约3万亩 [2] - 累计选育新品种及良种400余个 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5万余份 [2] 产能与社会效益 - 年均培育良种苗木超500万株 提供农村临时用工5万余个 [2] - 2024年免费供应薄壳山核桃和杨树良种壮苗34万株 惠及林农3000余人 [1] - 支持建设省级苗木特色镇及特色村共112个 [2]
以乡土植物扮靓多彩乡村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乡村绿化美化战略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核心在于通过绿化美化打造体现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1] - 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引种"流行植物"、破坏原生植被的问题,需提升绿化工作的科学性[1] - 云南双柏县大麦地镇种植凤凰木等乡土植物使村庄绿化率达80%以上,四川威远县选用桤木树种有效治理石漠化[1] 乡土植物经济价值开发 - 河南南阳利用月季发展近郊旅游,打造博览园和文化创意园吸引大量游客[2] - 皂荚、山楂等乡土物产通过深加工可转化为特色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2] - 生态与经济价值并重能激发种植保护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2] 乡土植物文化价值挖掘 - 山西沁源县韩洪沟村围绕百年大槐树建设公园,保留村民集体记忆空间[2] - 乡土植物构成的公共空间兼具议事调解和休闲功能,增强社区凝聚力[2] - 植物群落作为文化符号的传承,有助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2] 乡村景观建设长期规划 - 需系统性开发乡土植物的生态经济文化复合价值[3] - 差异化景观营造可展现地域独特性,推动乡村持续振兴[3] - 科学绿化体系将助力绘制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式人居环境[3]
北京绿化带“花”样翻新火热“出圈” “一路生花”背后自主育种是关键
央视网· 2025-06-22 12:05
北京绿化带美化成果 - 北京城区环路种植超300公里月季花环 形成"月季项链"景观 [1][3] - 通州区潮玩街区布置近10000平米鲜花 包含新引进矮牵牛花品种 [5] - 全市月季品种超3000个 栽植面积达3万多亩 花期从4月持续至11月 [3] 城市绿化技术发展 - 采用"绿化 彩化 一体化"策略 增加彩色花卉和树木品种 [7] - 形成"春新彩 夏浓绿 秋斑斓 冬银墨"四季差异化景观体系 [5] - 自主培育花卉具备抗逆性优势 适应北京夏冬极端气候 [14] 花卉育种科研进展 - 矮牵牛自主育种周期达5年 需经3年育种+2年区域试验 [8][10] - 一串红通过杂交育种已培育20余新品种 研发周期4-5年/品种 [12] - 月季 矮牵牛等84个品种获自主知识产权 年增幅达25% [14] 产业应用特征 - 新品种筛选标准包括开花早 株型紧凑 单株花量大等性状 [8] - 科研机构重点培育多花色品种以增强观赏性 [12] - 自主品种相比进口种源具有生长周期短 花色奇特等优势 [14]
京西月季洲公园免费开放,市民假期驱车前来赏花打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2 08:52
公园开放情况 - 京西月季洲公园已免费开放 市民可错峰观赏月季 [1] - 城市展园和户外展区保留有3.5万平方米 千余种月季可供观赏 [1][11] 游客情况 - 上午10时已有百辆私家车抵达公园 出入口车辆排队数十米 [3][5] - 不少市民全家出行 带孩子游玩 享受山水和月季花海 [7][9] 公园特色 - 公园内繁花似锦 各种颜色月季如地毯般覆盖大地 包括燕京红、太空勋章等稀有品种 [3] - 永定河畔景色优美 水天一色 吸引游客结伴游玩 [7] 游客反馈 - 市民选择就近游玩以避免假期堵车 公园面积大 适合全家各得其乐 [9] - 有游客因上次未能看完所有月季 此次驱车前来 专注于公园美景 [9] 未来活动 - 公园正在筹备啤酒节相关活动 欢迎市民再次光临 [11]
大兴区月季文化节启动,家庭园艺生活样板间亮相
新京报· 2025-05-30 12:55
月季文化节系列活动 - 大兴区举办"月享生活 花开大兴"月季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时间为5月至9月,包含花园城市主题造景展示、园艺进家庭活动、京果花园基地推介以及文化节系列活动四大模块 [1] - 活动在永定驿站与高米店街道打造沉浸式家庭园艺示范标杆,展示月季、蝴蝶兰、朱顶红等花卉元素与家居空间的融合,现场设置心形月季造型场景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1] - 园艺师为市民提供专业指导和家庭种植方案,参与家庭园艺推广的市民可获得限量版种子卡 [1] 家庭园艺推广 - 大兴区通过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家庭园艺应用样板,将月季与家居空间深度融合,打造独特的消费体验场景 [1] - 6月下旬将在高米店街道打造全区首个社区家庭园艺样板间,构建"场景体验—花材补贴—技能培训"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通过定向供给花卉绿植与园艺工具,开展专业化主题培训课程,引导居民改造"方寸阳台" [2] 产业融合发展 - 大兴区积极探索"月季+文旅""月季+研学"等产业融合模式,培育"赏花经济"新动能 [1] - 依托丰富的月季种质资源,构建"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培育"约定""纳波湾"等月季新品种 [2] - 新品种被广泛应用于花园式街区、城市画廊、花园村庄等城市景观提升,实现"四季有花"的生态效果 [2]
一路生花 北京绿化带何以火热“出圈”?
央视网· 2025-05-29 00:20
绿化带景观热潮 - 北京五月绿化带成为社交媒体热门打卡点 网友热议"北京绿化带强得可怕""美出新高度"等话题 [1][2][3] - 国贸立交桥"空中花廊"由3500个粉色月季花箱组成 绿心公园月季苑打造"月季王国"景观 [5] - 海淀公园淀园花谷种植104种近20万株花卉 单日最高客流量超4万人次 [5] 特色景观设计 - 西城区烂漫胡同将花卉绿植与胡同建筑融合 设计月季装饰墙和"心"形装置营造文化气息 [7] - 城区环路种植超300公里月季花环 抗污染品种在道路环境中表现优异 [10] - 2024年起推行花园城市建设 采用"绿化彩化一体化"策略形成四季差异化景观 [12] 园林建设技术升级 - 通过多年科学培育筛选出耐旱耐高温月季品种 实现"越吸尾气开得越旺盛"效果 [10] - 改变传统粗犷种植模式 采用精细化花艺设计 增加植物品种多样性 [12] - 全国推广城市生态绿化带建设 北京计划打造"全城大花园"生活环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