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

搜索文档
以乡土植物扮靓多彩乡村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乡村绿化美化战略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核心在于通过绿化美化打造体现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1] - 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引种"流行植物"、破坏原生植被的问题,需提升绿化工作的科学性[1] - 云南双柏县大麦地镇种植凤凰木等乡土植物使村庄绿化率达80%以上,四川威远县选用桤木树种有效治理石漠化[1] 乡土植物经济价值开发 - 河南南阳利用月季发展近郊旅游,打造博览园和文化创意园吸引大量游客[2] - 皂荚、山楂等乡土物产通过深加工可转化为特色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2] - 生态与经济价值并重能激发种植保护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2] 乡土植物文化价值挖掘 - 山西沁源县韩洪沟村围绕百年大槐树建设公园,保留村民集体记忆空间[2] - 乡土植物构成的公共空间兼具议事调解和休闲功能,增强社区凝聚力[2] - 植物群落作为文化符号的传承,有助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2] 乡村景观建设长期规划 - 需系统性开发乡土植物的生态经济文化复合价值[3] - 差异化景观营造可展现地域独特性,推动乡村持续振兴[3] - 科学绿化体系将助力绘制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式人居环境[3]
北京绿化带“花”样翻新火热“出圈” “一路生花”背后自主育种是关键
央视网· 2025-06-22 12:05
北京绿化带美化成果 - 北京城区环路种植超300公里月季花环 形成"月季项链"景观 [1][3] - 通州区潮玩街区布置近10000平米鲜花 包含新引进矮牵牛花品种 [5] - 全市月季品种超3000个 栽植面积达3万多亩 花期从4月持续至11月 [3] 城市绿化技术发展 - 采用"绿化 彩化 一体化"策略 增加彩色花卉和树木品种 [7] - 形成"春新彩 夏浓绿 秋斑斓 冬银墨"四季差异化景观体系 [5] - 自主培育花卉具备抗逆性优势 适应北京夏冬极端气候 [14] 花卉育种科研进展 - 矮牵牛自主育种周期达5年 需经3年育种+2年区域试验 [8][10] - 一串红通过杂交育种已培育20余新品种 研发周期4-5年/品种 [12] - 月季 矮牵牛等84个品种获自主知识产权 年增幅达25% [14] 产业应用特征 - 新品种筛选标准包括开花早 株型紧凑 单株花量大等性状 [8] - 科研机构重点培育多花色品种以增强观赏性 [12] - 自主品种相比进口种源具有生长周期短 花色奇特等优势 [14]
京西月季洲公园免费开放,市民假期驱车前来赏花打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2 08:52
公园开放情况 - 京西月季洲公园已免费开放 市民可错峰观赏月季 [1] - 城市展园和户外展区保留有3.5万平方米 千余种月季可供观赏 [1][11] 游客情况 - 上午10时已有百辆私家车抵达公园 出入口车辆排队数十米 [3][5] - 不少市民全家出行 带孩子游玩 享受山水和月季花海 [7][9] 公园特色 - 公园内繁花似锦 各种颜色月季如地毯般覆盖大地 包括燕京红、太空勋章等稀有品种 [3] - 永定河畔景色优美 水天一色 吸引游客结伴游玩 [7] 游客反馈 - 市民选择就近游玩以避免假期堵车 公园面积大 适合全家各得其乐 [9] - 有游客因上次未能看完所有月季 此次驱车前来 专注于公园美景 [9] 未来活动 - 公园正在筹备啤酒节相关活动 欢迎市民再次光临 [11]
大兴区月季文化节启动,家庭园艺生活样板间亮相
新京报· 2025-05-30 12:55
月季文化节系列活动 - 大兴区举办"月享生活 花开大兴"月季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时间为5月至9月,包含花园城市主题造景展示、园艺进家庭活动、京果花园基地推介以及文化节系列活动四大模块 [1] - 活动在永定驿站与高米店街道打造沉浸式家庭园艺示范标杆,展示月季、蝴蝶兰、朱顶红等花卉元素与家居空间的融合,现场设置心形月季造型场景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1] - 园艺师为市民提供专业指导和家庭种植方案,参与家庭园艺推广的市民可获得限量版种子卡 [1] 家庭园艺推广 - 大兴区通过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家庭园艺应用样板,将月季与家居空间深度融合,打造独特的消费体验场景 [1] - 6月下旬将在高米店街道打造全区首个社区家庭园艺样板间,构建"场景体验—花材补贴—技能培训"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通过定向供给花卉绿植与园艺工具,开展专业化主题培训课程,引导居民改造"方寸阳台" [2] 产业融合发展 - 大兴区积极探索"月季+文旅""月季+研学"等产业融合模式,培育"赏花经济"新动能 [1] - 依托丰富的月季种质资源,构建"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培育"约定""纳波湾"等月季新品种 [2] - 新品种被广泛应用于花园式街区、城市画廊、花园村庄等城市景观提升,实现"四季有花"的生态效果 [2]
一路生花 北京绿化带何以火热“出圈”?
央视网· 2025-05-29 00:20
绿化带景观热潮 - 北京五月绿化带成为社交媒体热门打卡点 网友热议"北京绿化带强得可怕""美出新高度"等话题 [1][2][3] - 国贸立交桥"空中花廊"由3500个粉色月季花箱组成 绿心公园月季苑打造"月季王国"景观 [5] - 海淀公园淀园花谷种植104种近20万株花卉 单日最高客流量超4万人次 [5] 特色景观设计 - 西城区烂漫胡同将花卉绿植与胡同建筑融合 设计月季装饰墙和"心"形装置营造文化气息 [7] - 城区环路种植超300公里月季花环 抗污染品种在道路环境中表现优异 [10] - 2024年起推行花园城市建设 采用"绿化彩化一体化"策略形成四季差异化景观 [12] 园林建设技术升级 - 通过多年科学培育筛选出耐旱耐高温月季品种 实现"越吸尾气开得越旺盛"效果 [10] - 改变传统粗犷种植模式 采用精细化花艺设计 增加植物品种多样性 [12] - 全国推广城市生态绿化带建设 北京计划打造"全城大花园"生活环境 [14]
花开锦绣映京城(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月季文化节活动 - 2025北京月季文化节于5月16日开幕,持续至6月底,涵盖天坛公园、国家植物园等14个特色展区 [14] - 展区共展示月季品种超过3000个,观赏面积达3000余亩 [14] - 活动包括休闲体验、科普娱乐等各类项目,自2009年举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 [19] 月季产业规模 - 北京月季栽植面积超3万亩,应用及展示品种超过3000个 [19] - 全市各类月季种植量达2000多万株,形成300公里"月季项链"景观带 [16] - 产业已形成研发创新、高效生产、景观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19] 科研育种成果 - 北京拥有7个科研院所的9支研发团队,培育出200多个月季新优品种 [19] - 代表性新品种包括耐寒旱的"北京红"和花期集中的"红五月" [19] - 2023年大兴区启动建设国家级月季种苗繁育示范基地,推动智能化生产 [19] 国际交流合作 -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吸引全球26个国家近800名专业人士参与 [17] - 国家植物园设有"中澳友谊月季园"和联合国"和平月季园"等国际合作项目 [18] - 月季曾作为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颁奖花束主材 [17] 历史文化价值 - 月季与菊花于1987年被正式确立为北京市花 [16] - 明代文献已有月季"四季开花"的记载,清代起广泛种植于北京民间 [16] - 现代月季通过杂交育种技术融入城市景观,人民大会堂前1950年代即建月季园 [16]
“万里挑一”育新种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月季育种行业现状 - 全球月季品种超3万个 但北京园林绿化长期依赖国外品种 [1] - 北京园科院持续30余年研究育种 累计培育46个获国家认证新品种 [2] - 行业致力于开发低维护生态节约型品种 以降低打药修剪成本并保护环境 [2] 月季育种技术流程 - 人工授粉为杂交繁育关键环节 需精确操作母本去雄与父本花粉结合 [1] - 2024年5月完成5万朵授粉 日均2000朵 成活杂交子代约10万株 [2] - 最终筛选通过率仅0.007%-0.01% 需8-10年实现"万里挑一" [2] 北京园科院育种实践 - 团队含近10名研究人员及学生 "五一"期间持续进行人工授粉 [1] - 通过扩建育种棚+改良技术提升效率 并招募志愿者参与授粉 [2] - 近年推出"新时代""红五月"等新品种 碧绿"绿萼"等特色品种已储备 [1][2]
在首都北京,赴一场与月季的“倾城之约”
环球网· 2025-05-25 20:48
生态建设 - 北京2024年启动花园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通过月季种植等生态工程提升城市景观 [1] - 全市月季栽植面积达2 5万亩 品种超2500个 城市应用品种比30年前增长10倍至上百种 总种植量5000余万株 [2] - 四环路将新增60公里"月季花环" 与现有环路景观形成连贯的"月季项链"体系 [2] 产业创新 - 北京月季产业形成研发 生产 景观应用全链条 年产切花1300万支 盆栽300万盆 年产值超2700万元 [4] - 拥有国家级种质资源圃 国际测试中心等4大科研平台 培育50余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 [4] - 国际月季大会首次在华举办 凸显中国在种质资源 育种研发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4] 文旅融合 - "花开北京·2025月季文化节"设立14大展区 覆盖3500亩花海 展示3000余个品种 [6] - 推出VR云花展和月季赏花地图 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扫码集章可享购花优惠 [6] - 月季主题内容在社交媒体形成打卡热潮 成为城市文旅新IP [6]
菏泽|菏泽以高质量片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 2025-05-21 09:20
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成效 - 牡丹区、定陶区、东明县发展牡丹芍药花卉经济,布局大型高品质花卉基地,联动发展观赏、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业态 [3] - 定陶区许庄村探索"工业园区+农村资源"模式,实现乡村产业与非遗资源结合 [3] - 巨野县通过专业规划提升,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 [3] - 东明县三新家园打造高标准田园综合体获得广泛好评 [3] - 各县区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硬化工程,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3] 产业发展与就业带动 - 成武县利用闲置资源建设10个入村企业、11个共富车间,带动近千人就业 [3] - 党集镇发展"共富"数字鱼舱,推广渔光互补等模式,年增收超3.6万元/户 [3] - 巨野县谷庄村"鸭饼"产业畅销全国 [3] - 中药材、大蒜、芦笋等特色产业正在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专业村镇 [6] - 花卉产业带动深加工和文旅协同发展,计划扩展玫瑰、非洲菊等品种 [6] 文旅融合与乡愁经济 - 成武县党集镇保护开发25个传统院落打造泛博物馆群,探索"农旅互促"模式 [4] - 建设新风小院、婚俗基地等10余处文明实践示范点 [4] - 通过"村史微剧场"等沉浸式演出活化乡村记忆 [4] 未来发展策略 - 计划3-5年实现乡村振兴片区县域全覆盖 [5] - 强调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党建、资源、产业、人才整合 [5] - 重点培育特色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6]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5] - 加强基层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 [5]
“香约”京西 市民乐享月季盛宴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21:29
北京国际月季大会及后续活动 - 北京国际月季大会主展场为京西月季洲 市民于5月16日在此赏花游览 [2][4][6] - 大会闭幕后 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及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节将继续举办 为市民提供赏花体验 [7][9][10] - 活动持续吸引市民参与 展现花卉休闲产业的活跃度 [12][14] 注:原文为重复性新闻简讯 未涉及财务数据、行业趋势或公司经营等深度信息 故分析维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