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酸制甜
搜索文档
糖尿病人如何打好“持久战”
中国青年报· 2025-11-15 09:46
糖尿病管理行业痛点 - 患者自律能力不足是糖尿病长期管理的主要挑战,具体表现为因无症状而自行停药、嫌饮食运动管理麻烦、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抵触治疗等[1] - 患者“管不住”行为的背后是普遍的困惑与懈怠,这构成了糖尿病管理中需要被重视的痛点[2] -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存在偏差,例如担心药物副作用而停药,或听信偏方、保健品可替代药物,显示出健康宣教仍有提升空间[11] 中西医结合的诊疗体系发展 - 行业正推广融合中西医优势的“分类-分期-分证”糖尿病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其中分类上将糖尿病分为胖型与瘦型,分期遵循“郁、热、虚、损”四个阶段[3]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治法是“苦酸制甜”,例如使用黄连、黄芩等苦寒清热中药调理胃肠,或使用乌梅等酸味食物缓解口干口渴症状[5] - 中医防治糖尿病秉持“糖络并治”理念,强调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早期和全程预防、延缓并发症,这与现代医学理念相通[7] - 针对患者情绪问题,行业应用疏肝解郁的中成药、中药复方以及针灸、耳穴压豆等非药物疗法进行辅助治疗[9] 患者日常管理与医疗服务模式 - 行业正通过开设专病门诊和糖尿病一站式诊疗中心,配备营养师或健康管理师为患者提供详细咨询和服务,以细化健康宣教[4] - 日常管理方案需高度个性化,需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来制定可执行的计划,例如根据患者对水果的喜好调整升糖高低水果的摄入量[4] - 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复诊频次可为半年一次,但若病情有变如血糖不达标,则需在2-3个月内复诊[5] - 血糖管理是复杂过程,需要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尤其随着年龄增长和治疗进展,胰岛素剂量或其他药物都需调整[4]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筛查 -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约三分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7] -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如心梗、脑梗)和小血管并发症(如眼睛、肾脏病变),但患者在临床中容易忽视对并发症的预防[7] - 糖尿病前期阶段可以逆转,通过饮食、运动和体重管理等方式,有些人可维持3-10年不发展为糖尿病,甚至回到正常状态[8] - 国家政策目标要求到2030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0%及以上,并提高治疗率、控制率和并发症筛查率,管理需同时关注血压、血脂和体重等危险因素[8] 慢性病管理中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 糖尿病患者病程长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而情绪焦虑会导致血糖波动难控,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情绪变化[9] - 家庭成员是患者最亲密的社会支持系统,但存在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两种不正确倾向,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认识疾病并做好合理规划[10] - 慢性病患者在长期管理中需要家庭和社会支持,部分患者因支持不足感到心理压力,转而寻求短平快的方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