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产业品牌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福建安溪:全链创新畅通茶香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8-04 08:42
"七泡有余香"的安溪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发源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近年来延伸拓 展茶产业链条,朝着打造中国茶叶集散加工中心和中国茶叶大观园的目标稳步迈进。2024年,全县茶园 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416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43.07亿元,连续 10年稳居全国茶叶类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榜首,并荣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世遗"称号,成为茶界的璀璨明珠。 安溪铁观音的成功,不仅源于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花香",更得益于产业创新、科技赋能、品牌 塑造和市场拓展的协同推进。如今的安溪正以"百茶贸易之都"的格局,构建从种植标准到消费场景的全 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传统工艺现代化升级 在安溪县湖上乡的历山茶仙茶庄园,一场农业革命正在上演。这片生态茶园,如今已成为科技赋能 茶产业的代表之一。"过去茶树病虫防治靠打药,现在靠科技,省钱省力又环保。"安溪历山茶仙茶业有 限公司董事长姚加怀指着茶园里星罗棋布的智能设备介绍。 这套"物联网+智能绿色虫害防治系统"堪称现代茶园管理的"智慧大脑":杀虫灯、害虫智能性诱系 统、诱虫黄板和声光电软杀伤装 ...
从“春茶独舞”到“三季飘香” 找准卖点 达州茶立足特色谋突围
四川日报· 2025-05-23 11:48
茶产业生产转型 - 达州推动茶产业从"春茶独舞"转向"三季飘香",夏秋茶可采收3—4轮,为茶农增加亩均近1000元收入,加工企业产值可比肩春茶 [6] - 万源市通过东西部协作支持,扩大茶园面积并改造标准化茶园,政府提供树苗、补种低效茶树、修建产业路,首次实现机采夏秋茶 [7] - 万源去年夏秋茶产量3000吨,产值6.8亿元,占茶产业综合产值32.1%,预计今年产量增至5600吨 [8] 加工与产能提升 - 万源市引进3家夏秋茶加工企业,引导本地绿茶企业添置夏秋茶加工生产线,提升产能 [7] - 达州计划打造夏秋茶开发利用示范点,支持万源建设夏秋茶精深加工园区 [8]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达州在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评"精制川茶产业振兴十强县",3个单品获"特别金奖",21个获"金奖" [9] - 达州突出"全国三大富硒区"卖点,组织"巴山青"等区域公用品牌参展,强化品牌矩阵 [10] - 企业通过政府补贴添置色选机等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并助力评奖 [10] 行业发展规划 - 达州计划到2027年再创5个以上单品金奖,推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从77亿元提升至120亿元 [11] - 行业将采取促加工延链条、强品牌拓市场等举措,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 [11]
英山云雾茶:品牌建设绘就茶产业发展新画卷
新华网· 2025-05-15 23:07
茶产业发展现状 - 英山县茶园面积达27.4万亩,年产量超3.07万吨,综合产值高达94.1亿元 [1] - 英山云雾茶品牌价值飙升至51.23亿元,较2024年增长16.44亿元,涨幅达47.25% [1] - 品牌入选《中国茶经》、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协定保护目录,并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称号 [1] 品牌建设与政策支持 - 成立英山云雾茶品牌整合领导小组,制定品牌整合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3] - 出台《茶叶产业链建设若干措施》,每年统筹整合5000万元资金支持品牌打造、龙头培育等 [3] - 四大集团公司成立,投资2200多万元购置5条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年新增产能超6000吨 [3]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与国家、湖北省茶叶科研院校合作,成立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与茶产业技术研究院 [5] - 制定6个团体标准,涵盖种植、加工、质量、冲泡、包装和品牌管理 [5] - 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举办生态茶园建设培训会 [5]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英山云雾茶通过海外建仓、中欧班列运输、花湖机场直飞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5] - 搭建英山云雾茶数智服务平台,为环大别山区域1500家市场主体及10万户茶农提供服务 [5] - 参加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茶事活动,推广区域公用品牌 [5] 质量管理与控制 - 建立"六统一"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统一种植规程、加工工艺、产品标准等 [6] - 建设湖北省大别山生态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增加茶叶质量抽检频次 [6] - 评选英山云雾茶品牌"第一方阵"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质量 [6] 品牌推广与营销 - 举办"英山云雾茶茶王争霸赛""英山云雾茶开园节"等活动 [8] - 支持品牌授权企业在一线城市、中型城市开设180多家专卖店、加盟店 [8] - 冠名上海往返武汉高铁,在媒体上宣传推介英山云雾茶品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