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

搜索文档
福建安溪:全链创新畅通茶香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8-04 08:42
"七泡有余香"的安溪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发源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近年来延伸拓 展茶产业链条,朝着打造中国茶叶集散加工中心和中国茶叶大观园的目标稳步迈进。2024年,全县茶园 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416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43.07亿元,连续 10年稳居全国茶叶类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榜首,并荣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世遗"称号,成为茶界的璀璨明珠。 安溪铁观音的成功,不仅源于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花香",更得益于产业创新、科技赋能、品牌 塑造和市场拓展的协同推进。如今的安溪正以"百茶贸易之都"的格局,构建从种植标准到消费场景的全 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传统工艺现代化升级 在安溪县湖上乡的历山茶仙茶庄园,一场农业革命正在上演。这片生态茶园,如今已成为科技赋能 茶产业的代表之一。"过去茶树病虫防治靠打药,现在靠科技,省钱省力又环保。"安溪历山茶仙茶业有 限公司董事长姚加怀指着茶园里星罗棋布的智能设备介绍。 这套"物联网+智能绿色虫害防治系统"堪称现代茶园管理的"智慧大脑":杀虫灯、害虫智能性诱系 统、诱虫黄板和声光电软杀伤装 ...
科技驱动产业跃迁
经济日报· 2025-08-04 06:00
安溪铁观音的产业腾飞,核心引擎在于全链条的科技创新,精准覆盖了从茶园到茶杯的每一个环节。 下游营销创新,拓展市场空间。安溪拥抱数字浪潮,构建了茶叶电商生态,年销售额达125亿元。同 时,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营销模式:茶企线上打造专业直播间深耕品类,线下建设文化体验场景,并通过 大数据精准把握消费趋势。物流体系高度智能化,拥有全国产茶县中最高效率与最低成本的物流网络, 有力支撑了全渠道营销生态的构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上游智能管理,筑牢品质根基。安溪将现代科技深度植入茶园管理。以"物联网+智能绿色虫害防治系 统"为核心,构建了声光电装备联动的立体防控网络,显著减少农药依赖,提升生态效益。更依托中科 星桥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天空地一体化"茶园生态种植与全流程监测,为高品质原料生产提供坚实 保障。 中游智能制造,提升效能品质。科技创新深刻变革了茶叶加工环节。以八马茶业自主研发的第六代智能 化生产线为代表,实现了从加工到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了20倍,能耗降低30%。安溪县 还推动茶机械研发,铁观音智能化精加工流水线、闽南乌龙茶智能工厂等智能生产线不断涌现,茶叶真 空包装机、烘干机等产品占据全国80 ...
八马茶业携手美团公益 103座乡村儿童操场点亮童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1 17:36
公司公益行动 - 八马茶业联合美团、壹基金捐建武夷山首座乡村儿童操场,面积达405.8平方米,使用4368块蓝色悬浮地板拼接而成[1] - 公司通过美团平台每笔团购订单捐赠善款用于操场建设,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建成103座乡村儿童操场,覆盖云南、福建、四川等核心茶产区[2] - 八马茶业成为美团乡村儿童操场计划中首个深度合作的原叶茶品牌[2] 公益项目成效 - 新建操场解决了原有草皮地雨天积水问题,获得幼儿园师生高度评价[7] - 美团乡村儿童操场计划已累计建成3426座,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85个乡镇,46.8万名乡村儿童受益[22] - 美团自主研发善款追踪系统,实现捐赠地板铺设位置可查询,提升公益透明度[22]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连续5年保持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原产地纳税双第一,以诚信经营反哺乡土[11] - 连续6年在核心茶产区举办茶王赛事,累计投入超3600万元激励茶农制好茶[19] - 构建"茶产业协作体"助力广西西林红茶等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获"粤桂扶贫协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19]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在云南推行"二采三留"保护性开采策略,降低古树资源耗损,维护生态平衡[21] - 打造"碳汇茶园"取得减碳成效,入选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21] - 公益版图涵盖非遗传承、环境保护、助老助学、抗震救灾等多领域[16] 品牌合作与理念 - 八马"利他"价值观与美团公益理念深度契合,形成"以茶助跑"公益合力[13] - 公司表示将持续通过全国连锁店作为公益触点,推动乡村振兴[21] - 美团乐生活业务部负责人评价该合作是"对爱与未来的长期投资"[13]
泉州:人人争当“晋江经验”干部教育培训品牌推介官
中国发展网· 2025-06-18 17:19
晋江经验的核心内容 - 泉州是"晋江经验"发源地 民营经济贡献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技术创新成果及城镇就业和企业数量 [1] - 泉州市委党校系统打造"晋江经验"干部培训品牌 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分享等形式展示产业升级、营商环境等领域创新实践 [1] - "晋江经验"培训构建"理论-实践-文化"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包含22个世遗点位、36项国家级非遗及50家龙头企业资源 [2] 培训模式创新 - 首创"校企联动"干部培训新模式 泉州市委党校与泉州发展集团合作 前者主管教学后者主管后勤 [3] - 培训中心打造"海丝文化长廊"与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整合安踏、恒安等龙头企业资源形成特色教学线路 [2] - 2023年11月举办签约共建活动 吸引56家单位参与 实现班次互办、师资互派等合作 [2] 经济影响与推广 - 外地干部学员成为"晋江经验"推介官 梅州市工信局局长高度评价"泉速办"等营商子品牌 [1] - 培训活动旨在向全国展示县域经济活力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实践 打造可复制经验模板 [3] - 通过"人人都是推介官"活动 系统性输出产业升级、产城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做法 [1]
让“地方味道”成为乡村经济新引擎
消费日报网· 2025-06-11 11:05
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标志着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 - 政策释放出通过传统饮食文化拉动乡村经济的意图,加大对特色产区和产业的指导支持力度[1] - 入选产业将享受政策、资金、技术等多重支持,推动从"土特产"向"产业链"转型[2] 地方特色食品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 地方特色食品承载乡土记忆,支撑数以万计的农户生计[1] - 特色食品产业带动农业、加工、包装、运输、电商、旅游等交叉融合的全产业链[2] - 贵州酸汤鱼通过"美食+文旅"带动周边村寨的民宿经济与乡村就业,实现"吃"出一条致富路[2]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地方食品应放眼更广市场,借助电商平台和数字化供应链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3] - 地方政府应围绕特色食品制定产业规划,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人才回流和青年创业[3] - 拥有独特文化基因与自然禀赋的地方食品在食品安全、营养与文化内涵方面更具市场竞争力[3] 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 - 政策"靶向培育"为地方政府厘清发展路径、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契机[1] - 地方食品品牌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和绿色认证体系建立,推动乡村由"资源输出地"向"价值创造地"转变[2] - "地方味道"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3]
招募|2025,首站——到安溪去!
中国青年报· 2025-06-06 18:07
旅游目的地资源 - 安溪拥有千年古县历史底蕴 包含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等文化遗产 [1] - 金谷溪岸艺术公园作为文旅新地标 采用中国古代园林"叠山造园"设计理念 由系列口袋公园串联而成 [17] - 清水岩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现存宋代至清代文物胜迹44处 为清水祖师信俗发源地 [19] - 安溪文庙始建于宋代 现存清代建筑 享有"名冠八闽 秀甲东南"美誉 [13] 茶产业资源 - 安溪铁观音集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营茶厂之一 保留60年代传统生产车间 工业化制茶机械等历史遗存 [6] - 八马茶业连续13年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传承近300年铁观音技艺 形成八道制茶工艺体系 [8] - 茶文化体验包含探寻品牌发展历程 了解手工到工业化生产历史脉络 亲身体验制作工艺等内容 [6][8] 旅游活动项目 - 志闽漂流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配备专业救生员和高标准安全装备 [10][11] - 非遗体验活动聚焦"三铁三世遗"文化名片 包含手工技艺和戏曲装等传统项目 [15] - 活动行程涵盖茶厂参观 漂流体验 文庙探访 非遗手工 艺术公园打卡等多元化内容 [21] 参与者招募 - 面向全日制高校在校大学生 特别欢迎文旅博主 茶叶科普创作者 校园传播达人等新媒体人才 [4][23] - 报名者需提交传播计划 单个平台粉丝超10万可获直通机会 闽粤赣浙地区学生优先 [23][27] - 活动方承担往返交通费(上限1000元)和食宿费用 不收取任何参与费用 [4][29] 传播要求 - 参与者需在抖音 小红书等平台发布活动相关内容 包括图文视频等形式 [25] - 中国青年报社将提供专业采编指导 要求产出有传播力的内容素材 [25]
全国首批重点培育名单来了!这六个地方茶产业入选
南方农村报· 2025-06-05 00:32
入选茶产业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浙江西湖龙井茶、福建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河南信阳毛尖、广西梧州六堡茶、云南普洱茶六个茶产业入选 [2][3] - 入选茶产业涵盖绿茶、乌龙茶、黑茶三类 [4] - 名单选择标准包括产业发展基础、现实规模、成长潜力,以及当地风土人情、历史积淀、饮食习惯、文化传承等因素 [6][7] 茶产业发展现状 - 在"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指引下,茶产业全链条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9][10] -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25年我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内销总量有望接近260万吨,全产业链总体规模约1.13万亿元 [10][11] - 入选的六个茶类所在产区均已形成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12] 政策背景与规划 - 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 [5] - 首批重点培育名单涵盖乳制品制造、饮料制造、酿酒工业、精制茶制造等食品工业主要门类,分布于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5][16] - 政策旨在打造"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 [17]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开展重点培育工作,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明确发展方向和培育优先级 [18]
凤凰单丛第四!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20:31
品牌影响力排名 - 凤凰单丛茶以926的影响力指数位列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四名,较2024年排名第五有所提升 [2][3] - 安溪铁观音以946.8指数位居榜首,信阳毛尖(945)和福鼎白茶(942.3)分列二三位 [4] - 榜单尾部品牌如福州茉莉花茶影响力指数仅136.5,与头部品牌差距显著 [4] 研究方法与样本 - 报告覆盖全国15个省区的88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6] - 评估体系包含产业发展、市场情况、品牌建设等六大维度 [7] - 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专业研究机构编制 [5] 地域与品类特征 - 豫闽粤皖四省在茶叶品牌影响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11] - 乌龙茶与黑茶采取"小而精"策略,安溪铁观音与凤凰单丛形成"闽粤乌龙走廊" [12][13] - 绿茶品牌呈现"头部独大、尾部乏力"的断层现象 [12] - 广东茶品类中除凤凰单丛外,东源仙湖茶、鹤山红茶、大沙茶也进入榜单 [13][14] 品类竞争力分析 - 乌龙茶头部效应显著(946.8),平均影响力指数774.4居首 [16] - 黑茶平均影响力指数780.75仅次于乌龙茶 [16] - 红茶头部品牌影响力925.5,但平均指数仅685.3 [16] - 综合类茶品牌全面弱势,平均影响力指数683.3垫底 [16] 行业发展趋势 - 茶叶品牌呈现资源向头部集中、消费认知固化、新品牌壁垒高企三大结构性趋势 [17] - 头部品牌需强化价值引领,中部品牌可深耕细分市场,尾部品牌需敏捷创新破局 [18]
打造高端茶品牌盛会,2025北京“一展两会”开幕
新京报· 2025-05-23 19:04
展会概况 - 2025北京"一展两会"于5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和马连道茶叶街同步开幕,主题为"以茶结缘,相聚北京城;以诚会友,品饮世界茶",持续4天至26日 [1] - 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展览馆承办 [1] - 活动被列为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的2025年"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19项重点活动之一,连续第二年入选 [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聚焦"提振消费"核心,全面呈现茶产业发展成果,打造高端茶品牌盛会 [3] - 创新举办"三茶统筹-茶香瓷韵"泉州专场推介会及"纪念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创制150周年推介会"等活动 [3] - 福安市、苏州市吴中区等地方政府将举办专题推介会 [3] - 设置"2025万名小茶人逛北京大茶展"活动,为青少年搭建茶文化体验平台 [3] - 西城展区呈现数字街区建设成果,联合ITEAMO推介新茶饮明星产品 [4] - 设置"茶和天下"中国茶Top20交流会、"茗香花韵"活动、第二届建筑艺术与茶文化对话等多项活动 [4] - 每天安排班车往返马连道和北京展览馆,方便市民体验 [4] 主宾城市与特色展区 - 本届主宾城市为泉州,泉州拥有千年产茶历史,盛产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乌龙茶及南安石亭绿茶等特色品种 [3] - 泉州主题馆设置城市主题展区、茶产业展区、茶文化展区等,并安排茶、香、瓷技艺互动体验区 [3] - 集中展示陶瓷茶罐、陶瓷香器、茶宠等融合文创新品及制茶大师、陶瓷大师创作的主题套装 [3] - 下届主宾城市为贺州,贺州是广西六堡茶核心产区和文化发源地,盛产六堡茶、绿茶、红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