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菌群移植
icon
搜索文档
从古方“黄龙汤”到精准菌群移植,承葛生物斩获亿元融资 | 专访
36氪· 2025-07-11 08:36
行业概况 - 微生态疗法在2020-2022年曾站上风口 受到资本和临床青睐 近期因承葛生物过亿元战略融资再次引发关注 [1] - 肠道微生态失衡人群激增 菌群紊乱与消化系统疾病 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免疫治疗等85种疾病相关 [1] - 菌群移植技术从传统经验疗法演进至精准菌群移植(PMT)时代 未来将向活菌药物(LBP)方向发展 [5] - 行业处于萌芽期 仅释放不到5%潜力 保守估计为千亿级市场 需长期市场教育 [1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肖传兴2012年读博期间开始菌群移植标准化临床研究 发表全球首篇菌群移植治疗乙肝论文 获钟南山团队关注 [2] - 2015年成功治疗自闭症双胞胎案例促使创始人决心创业 2016年正式成立公司 [2] - 早期面临股权结构不合理问题 近期融资前创始人已实现100%投票权控股权 [3] - 推动政策合规化 菌群移植技术被纳入《全国医疗服务技术规范(2023年版)》 在21省获医保自费项目编码 [3] 核心技术 - 精准菌群移植(PMT)通过供体-受体精准配型技术 结合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算法模型 实现个性化菌群匹配 [5] - 相比传统菌群移植40-50%有效率 PMT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提升至80%以上 [5] - 建立覆盖全国13个区域的中华菌库联盟 包含GMP级生产基地 单个菌库建设运营成本达千万级 [6] - 牵头制定菌库建设规范 样本采集 制备技术等行业标准 形成高技术壁垒 [6] 商业化进展 - 采用To B平台模式 专注技术研发与菌株生产 通过赋能代理商进行市场推广 [7] - 单次治疗费用8000-12000元 疗程约3万元 目前为纯自费项目 已启动商业保险合作 [7] - 2024年销售额超2亿元 现金流充裕 最新融资主要用于与金域医学渠道协同 加速基因检测业务医院覆盖 [8] 团队与文化 - 核心高管团队零流失 成员包括阿里 同程 跨国药企背景人才 部分放弃百万年薪加入 [11] - 通过实股分配和明确规则保障利益 更以"救死扶伤"使命感凝聚团队 [11] - 公司名"承葛"源自葛洪《肘后备急方》 体现传承与创新理念 与青蒿素同源 [12]
Cell子刊:肠道菌群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
生物世界· 2025-05-11 11:07
1型糖尿病概述 -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特征是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被免疫相关机制破坏,需要终身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2] - 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胰岛素替代疗法无法解决潜在自身免疫失调问题 [2] - 研究重点包括免疫调节方法、细胞干预措施和胰腺β细胞移植等新兴疗法,旨在实现治愈 [2] 最新研究成果 - 南京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研究,提出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恢复肠道次级胆汁酸合成可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3] -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如次级胆汁酸)参与调节宿主生理过程,其失衡可能导致代谢和免疫疾病 [5] - 次级胆汁酸(如熊去氧胆酸)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可改善β细胞功能和葡萄糖代谢,人类研究中高危个体次级胆汁酸代谢失调早于胰岛自身免疫症状出现 [5] 研究方法与发现 - 研究建立1型糖尿病队列,采用洗涤微生物群移植治疗(WMT)将健康人群功能微生物群移植到患者体内 [6] - 1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有害菌多于有益菌,且次级胆汁酸代谢受损 [6] - WMT干预可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剂量、减轻炎症,重塑肠道微生物群并促进次级胆汁酸生成,有反应者有益菌和次级胆汁酸水平升高 [6] 核心结论 - 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失调,次级胆汁酸与胰岛功能相关 [7] - 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和胆汁酸谱具有1型糖尿病诊断潜力 [7] - WMT治疗提高石胆酸(LCA)和异石胆酸(isoLCA)水平,改善胰岛功能 [7] - 靶向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及次级胆汁酸代谢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潜在方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