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非法换汇

搜索文档
以稳定币为媒介非法换汇,上海公布65亿元跨境换汇大案,为虚拟资产非法交易敲响警钟
华夏时报· 2025-07-17 23:06
案件概况 -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公布一起虚拟货币非法换汇案,涉案金额高达65亿元,犯罪团伙通过国内空壳公司账户和稳定币实现跨境资金非法流动 [1] - 犯罪团伙利用"对敲"机制,境内收取人民币后境外同步划转外汇,全程不发生直接汇兑交易以逃避监管 [3] - 多地司法机关披露类似案件,涉案金额普遍上亿元,个别案件交易流水突破百亿元 [4] 作案手法 - 犯罪团伙通过境外"换汇公司"名义,以"代收代付"方式提供非法汇兑服务,收取1%-3%高额手续费 [2][6] - 使用泰达币(USDT)作为交易媒介,因其与美元1:1挂钩且价格稳定,适合跨境支付 [3] - 境内管理17家空壳公司账户,日均资金流水超千万元,境外负责招揽客户和调配资金,形成高效运作网络 [4] 盈利模式 - 基础交易手续费收入,50万美元换汇可获利3.6万-10.8万元人民币 [6] - 虚拟货币买卖价差收益,USDT人民币兑换差价达0.15元/枚,行情波动时可达7.5元/枚 [8] - 通过"低买高卖"策略实施双向套利操作 [6] 典型案例 - 上海宝山区案例显示犯罪团伙搭建非法汇兑网站,涉案2.2亿元,其中4000万元通过USDT完成兑换 [7] - 重庆渝北区案例中,犯罪人员通过USDT兑换业务涉案6.09亿元,累计交易流水140亿元,个人非法获利477万元 [8] 行业影响 - 虚拟货币介入使跨境货币兑换被拆解为境内外虚拟币交易,隐蔽资金流向 [7] - 此类行为助长非法资金跨境流动,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9] - 司法系统密集公布判决案例显示国家正加大打击力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