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蛇咬伤救治
icon
搜索文档
抗蛇毒血清储备问题引关注,为何国内仅一家企业生产
新京报· 2025-06-10 17:17
毒蛇咬伤救治现状 - 国内每年发生25万-28万例毒蛇咬伤,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受伤部位主要是肢体,7-9月是高峰[4] - 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唯一特效药,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4] - 毒蛇咬伤救治费用较高,轻度治疗约5000元/次,严重患者需花费数万至数十万元[9] 抗蛇毒血清市场格局 - 国内仅有赛伦生物独家生产抗蛇毒血清,产品包括抗蝮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四种[7] - 2024年赛伦生物抗蛇毒血清销量15.29万支,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1.17%[7] - 抗蛇毒血清需冷链储存且有效期仅2-3年,单价1000-2000多元,储备成本高[10] 抗蛇毒血清使用情况 - 现有四种血清基本能覆盖常见毒蛇咬伤救治,可通过组合使用提高疗效[14] - 抗蝮蛇毒血清还可用于治疗竹叶青、烙铁头蛇咬伤[14] - 医院储备量差异大,高峰期前储备量可达50%-100%,日常储备量多为2-4支[8] 行业挑战与发展 - 市场规模小(年收入不足2亿元)、研发成本高导致企业投入意愿低[13] - 赛伦生物研发的抗蝰蛇毒血清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病例入组难度大[15] - 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选择"偏方"治疗,导致延误病情[9] 医疗体系应对措施 - 部分地区建立血清调配制度,医院间可相互调配避免浪费[11] - 建议建立全省/市血清调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12] - 广东省公布有毒蛇咬伤救治能力的医院名单,方便市民查询[11]
家属称相关医生已停职,蛇咬伤救治有多难?
虎嗅· 2025-06-05 20:30
事件概述 - 一名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后身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 - 家属要求调取录像并已进行两次沟通,相关医生被停职 [2] - 三亚市卫健委承诺5天内给出调查结果,海南省卫健委已介入 [3] 毒蛇咬伤诊断与治疗 - 毒蛇咬伤属于可治愈疾病,现有抗蛇毒血清治疗效果明确 [5] - 诊断依赖医生经验、蛇特征、咬痕、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8] - 蛇毒毒素分为神经毒素、血液毒素、细胞毒素和混合毒素四大类 [8] - 银环蛇咬伤致死率高达77%-100%,1毫克毒液就可能致死 [10] - 三亚某医院收治3336例蛇咬伤患者,其中96例为银环蛇咬伤 [10] 抗蛇毒血清使用现状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蛇毒血清应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治疗方案 [14] - 海南全省共29家医院能提供抗蛇毒血清 [14] - 临床主要有4种抗蛇毒血清,针对不同毒蛇种类 [15] - 抗蛇毒血清生产周期长,需特定低温保存,保质期2-3年 [19] - 我国每年发生25万-28万例毒蛇咬伤,7-9月为高峰期 [18] 抗蛇毒血清调配机制 - 区域性中心医院集中储备,通过急救网络快速调配 [21] - 广州设11个"区蛇咬伤指定救治医院",年接治300-400例 [22] - 微信小程序"赛伦100蛇伤防治"可查询全国近2000家储备医院 [24] - 海南省政协委员建议建立全省统一蛇伤规范救治网络 [25] 抗蛇毒血清使用注意事项 - 不建议在不明毒素情况下盲目使用抗蛇毒血清 [27] - 抗蛇毒血清具有特异性,只能中和特定蛇毒 [28] - 使用前需做皮试,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29] - 价格昂贵,最便宜的一支也要两千元 [30] - 最佳干预时间在事发后1小时内,黄金时间窗为2-4小时 [35][36]